第89章 要搞就搞碾压式的领先【求全订】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要拿一张的吧?”
    “清北让你任选一个,你选哪个?”
    求伯均说:“老师你想让我选哪个?”
    张红卫说:“那我希望你选北大,因为咱们的实验室就在北大里面。”
    “我也是北大的学生,咱们可以当校友。”
    “总之,学习工作可以两不误。”
    “你看呢?”
    求伯均眼睛一亮:“哦,哦!我都差点忘了,张老师您也是北大的。”
    “那您说什么,我就听什么。”
    张红卫点头道:“那成,就这么说定了吧。”
    “伯均啊,你看,你是回家一趟安排一下,还是直接就留下来开始准备投入工作?”
    求伯均想了一下,说:“回家的路挺远的,坐火车需要一天一夜。”
    “我直接留下来吧。”
    “张老师,这么说,我不用再回去上高中了?”
    张红卫点点头,说:“是的,不用了。”
    “你先跟着我搞研究,明年,直接安排你读北大。”
    “你看可好?”
    求伯均心里还有点儿没底:“可是,我好像什么都不会。”
    张红卫摆摆手说:“问题不大,聪明人的话,学什么都可以快速上手。”
    “不还有我呢吗?我教你!”
    求伯均很感激地说:“谢谢张老师。”
    求伯均就被暂时安排在了北大的学生宿舍里。
    张红卫很快就又得到一个好消息:谢延波也已经同意加入他的科研团队。
    接下来的几天,就是真正把团队给组建了起来。
    王志也说到做到,他的关系还留在电子部,他直接到张红卫的实验室帮忙了。
    不得不说,王志的组织协调管理能力还是非常不错的。
    那么一个庞大的科研团队,他协调管理得井井有条。
    到了1979年的3月底,张红卫的芯片产业现代化自动化科研团队正式开始投入到紧张的研究工作中去。
    张红卫把芯片产业链的所有有待改进突破的工序给细分成了数百个小的研究项目。
    基本上每个小团队负责一个项目。
    当然,在投入研究之前,张红卫已经是把他自己编写的那一系列的关于芯片的教材都发放到了每个人的手里,并通讲了一遍儿。
    他讲得很快,因为大家都是聪明人,都已经自学过,差不多都能理解个差不多透彻。
    只有少量的难点,只要点拨一下,也就差不多了。
    而细分并分发下来的科研项目,张红卫也都跟每个小组仔细地沟通过,将其中的要点和方法也都点拨了一下。
    张红卫自己主抓的是DUV光刻机这一块。
    DUV采用的是深紫外光源,其波长大概在193纳米左右,采用的是凸透镜成像原理,通过复杂的光路折射,将掩膜版上的图形缩小投放到硅片上,再经过复杂的工序,制造出纳米级的芯片。
    DUV可以轻松把芯片制程给搞进纳米级。
    而现在的芯片制程,还在微米级。
    张红卫想的是时间紧迫,他绝对不能按部就班地在芯片科技领域一点点突破,那是绝对不行的。
    要搞,那就来个碾压级别的领先。
    造出纳米级芯片,并可以投入量产之后,那龙国的导弹、卫星、飞机、火炮性能都可以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龙国的微型电脑以及其他电器产品,同样可以来个质的飞跃。
    同样的,机械设备也将可以更快速地进入到数控化自动化的阶段。
    高精密的数控机床对于工业发展太重要了。
    没有五轴数控,压根就造不出精密度极高的零部件,自然也就在设备质量上跟蜥方有了巨大的代差。
    所以,要搞,那就来个碾压蜥方的壮举!
    前世的时候,阿斯麦的总裁曾经不止一次地说过:就算是把图纸给了龙国人,龙国也造不出复杂的光刻机设备。
    但同样是这人,后来看到龙国在光刻机方面不断大量投入,不断取得突破,就又改口说什么“龙国有14亿人,聪明人很多,他们能想到我们未想到的解决方案,出口管制只会迫使他们提升创新能力”,到最后他就开始指责龙国研发光刻机是在破坏全球化分工了。
    其实吧,光刻机虽然有难度,但前世的21世纪20年代,主要的难度就是专利壁垒!
    而现在,专利壁垒是没有的!
    在张红卫面前的可以说是一片的坦途。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