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孙少安不想上学吗?</P>
当然不是。</P>
孙少安看出家里没办法供他上学了。</P>
弟弟,孙少平7岁,也要上小学。</P>
妹妹,孙兰香3岁。</P>
半瘫的奶奶,干不了什么。</P>
家里也只有,孙玉厚,孙少安妈,孙少安姐孙兰花,三个劳力。</P>
仅靠他们三人,是养活不了全家,并且供孙少安、孙少平读书。</P>
所以,十三岁的孙少安很懂事,他不想让孙玉厚为难,主动说不念书了,念到高小毕业,已经知足了。</P>
十三岁的孙少安说,要跟孙玉厚一起扛起这个家,供孙少平、孙兰香念书。</P>
孙少平和孙兰香想念到哪里,就供到哪里。</P>
十三岁的孙少安,只有一个要求:去参加小升初的考试,要证明,不是考不上初中才不继续念书。</P>
孙少安小学六年,年年考试都是第一,怎么会考不上初中?</P>
孙少安参加了小升初考试,全县第三。</P>
但,孙少安因为穷,上不了学,念不了书。</P>
只能回家跟孙玉厚一起种地,一起扛起了这个烂包的家。</P>
在后世,也同样有很多‘孙少安’,他们因为没钱,上不起学。</P>
这不是个例。</P>
现在周强,穿越成了孙少安。</P>
现在的孙少安,还会说“去劳动,不上学”这句话吗?</P>
当然不会。</P>
现在的孙少安,要想改变家里的烂包光景,必须出去上学。</P>
当然,不是说,上学就能改变,孙少安家里的烂包光景,而是上学出去一趟,孙少安就有借口,说在外面学到了很多‘本事’。</P>
而依靠这些‘本事’,孙少安才能改变,家里的烂包光景。</P>
这里多说几句吧。</P>
孙少平高中毕业,改变家里的烂包光景了吗?</P>
没有。</P>
田润叶上学,可以找到县城的工作。</P>
孙少平上学,是找不到县城工作的。</P>
田润叶从农民变成县里的老师,上学只是一个条件,还有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就是县里工作的田润叶的二爸田福军。</P>
是田福军帮田润叶安排的工作。</P>
没有田福军,田润叶基本不可能留在县城当老师。</P>
田润叶的父亲田福堂,虽然是双水村的支书,但田福堂也没本事,安排田润叶在县城工作。</P>
所以,孙少安去上学,不是为了能在县里工作,能吃供应粮挣工资。</P>
就算孙少安很有本事,也基本找不到县里的工作。</P>
这里是原西县,是很偏远贫困的小县城。</P>
不是京城。</P>
如果是京城,孙少安靠本事能找到工作。</P>
在原西县,就算孙少安‘厉害的不行’,但没关系没背景的情况下,孙少安高中毕业后,只能乖乖回老家,当农民。</P>
这就是小地方的‘特色’。</P>
所以,孙少安去原西县上学,不是为了找工作当城里人,而是为了找一个‘借口’。</P>
虽然只是个借口,但这个借口,必不可少。</P>
孙少安是在小山村。</P>
村里没多少人。</P>
谁家做了什么,谁家有什么‘与众不同’。</P>
全村人都知道。</P>
在小山村,任何人都被其他人‘死死的盯着’。</P>
任何事,都很难瞒住。</P>
孙少安如果只是个,十三岁不上学,就开始种地的农民。</P>
那么,孙少安凭什么,有与众不同的本事呢?</P>
越是小的地方,越不容易出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