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嘴上跟何青生开着玩笑,他心里却在想自己的事。
边慧芳想要调岗的事情,给他也提了个小小的醒。
别看他在单位里的时候,走到哪里都是一片和谐,那是因为他陈副主席面子大丶背景强,谁都不敢不给面子。
可是事实上,从函授中心和对外出版交流两个项目见到效益开始,单位内部早就已经风起云涌。
下面的人可能还好点,但上面的领导,几乎是有一个算一个,除了最佛系的谭庸和最没追求的何青生,恐怕连许启珍在内,都有各自的算计。
要不然他陈副主席忽然离开单位,到大学兼职教书,在作协内部竟然一点反应都没有。
岂不是太可笑?!
再加上他之前关于自己被老师叫去教书的一些猜测,心里便已经有了决定。
作协的职务还可以挂着,或者不挂也行,反正这个单位是不会回去的了。
等过段时间,直接找何青生,把自己要办杂志社的事情跟他谈一谈。
如果合适的话,就将这个杂志社挂靠在江南作协旗下,自己来做个杂志社主任,级别与《江南文艺》平行,自己的等级也相当于没降。
然后交一点管理费,所有盈亏自负。
以后就缩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谁也管不着。
相信这个结果,大家都能接受。
其实也就是陈凡志不在此,否则他想要回单位,就连何青生也拦不住。
或者乾脆把杂志社挂靠到总会,级别跟《人民文学》平齐,总会也未必不会答应。
只是他自己不想要罢了。
既然没想过蹚浑水,就不要太深入,目前这个位置就刚刚好,不上不下,没人能欺负,也不太显眼。
何青生这时候也多少听出来一点陈凡的意思,知道他动了离开单位的心思。
从他内心来说,肯定是希望陈凡留下来的,这麽有能力的年轻人,放眼全国仅此一位,凭白放走,那不是亏大了吗?
可要是硬留人,却对陈凡又并不公平。
眼下就是最实际的例子,全国那麽多文艺协会,哪家协会的副主席丶副理事长放着单位的事不干,跑出去教书丶拍电影的?
说句不务正业,一点问题都没有。
可他也是没办法,算算时间,陈副主席还差一个多月才满20岁呢,而级别就已经到这儿了,要是继续让他在单位里面折腾,以后还怎麽安排?
眼下是走不得丶留不得。
直接走人的话,前面的铺垫白费,留下来呢,又没有合适的发展空间,不是耽误人家发展麽。
所以,若是真的有更好的机会,他倒也愿意放陈凡离开。
就是不知道,他会去哪个单位丶又是干什麽工作?
这些念头在何青生脑子里转了一圈,很快就被抛在脑后。
现在还不适合谈这个,等陈凡自己开口再说。
回过神来,何青生看着他收拾东西上岸,不禁笑着说道,「哎,你也是单位领导,关于明年的工作,给点意见呗。」
多半是要走的人了,临走之前,还不抓紧时间薅点羊毛,那更待何时?!
陈凡拎着鱼篓往回走,扭头看了他一眼,笑道,「问我?那我的意见就是,一动不如一静。」
不等何青生发问,他就继续说道,「之前开文代会的时候,你也看见了,全国其他地方的协会,好多连基本功能都没恢复,目前恢复功能并有所创新的,也就江南分会一家而已。
一口气是吃不成胖子的,就目前的手里拽着的这些东西,就足够单位消化好几年了,所以啊,没必要再去搞什麽创新丶改革。
先把眼前的事业稳定下来,真正地消化掉,使其成为江南作协丶乃至于江南文联的优势项目,也就够了。
而且这一个消化过程,最起码也要五年以上。」
他说着转过头,看着何青生笑道,「五年以内,按部就班,真要有什麽创新,等五年以后再说。那时候的江南作协,甚至江南文联,肯定是兵强马壮,就算再怎麽折腾,也不怕折腾坏了。」
何青生听了之后,深以为然地点点头,「嗯,我也是这麽想的。」
陈凡顿时满脸无语,转身进了院子。
他先摘了斗笠和蓑衣,挂在墙壁上,随后拎着鱼篓去了厨房,将鱼儿都倒进一只桶里,再简单洗漱了手脸,转身进了正房。
正房里火炕烧得正旺,屋子里暖烘烘的。
何青生跟着进来,第一时间就脱了棉袄,毫不客气地拉开椅子,坐在书桌对面,一本正经地说道,「你别不信,我确实是这麽想的啊。」
陈凡坐在书桌前,从檀木烟盒里拿了两支香菸,一支丢到他面前,一支自己点燃,「嗯嗯嗯,我信,信。」
何青生拿起烟点燃,看看他这样子,都不想跟他说话。
过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