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有所成之后,就可以学习『五经』,一般来说,《诗经》丶《尚书》丶《周易》丶《礼记》丶《春秋》这五本儒家核心经典,想要全部精通,哪怕是皓首穷经,也未必能成。
所以绝大部分情况下,学子会选择一部经典作为『本经』,其馀四部只需要略通即可。
充分掌握本经之后,也可以算是一方大儒,这时候就需要去研读更专业的书籍,比如《史记》丶《资治通鉴》,这一阶段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研究生。」
陈凡听着眨眨眼,「我?」
徐教授哈哈笑了笑,「只是打个比方,其实不可同日而语。除非你能放弃其他东西,专心研究国学,否则即便你聪慧过人,也未必能在经义上胜过古人。
你需要知道,研究经义,可不仅仅只是读书丶背书,而是要弄明白其中的道理,并『知行合一』,以此贯彻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去,若是能牧守一方,还要能熟练运用经义之中的道理,立德丶立功,便是如此。」
陈凡呵呵乾笑两声,不敢吱声。
徐教授也不介意,继续说道,「若是单论读书,我写给你的上一张书单,已经包括了从启蒙到经典的十几本古籍,你不仅能倒背如流,还能站在前人的肩膀上阐述其中的道理,非常不错,若是放在古代,即便不成状元,也是『进士及第』,自然有资格开启下一阶段的学习。」
陈凡听着两眼发亮,这麽说,俺要是这时候穿回古代,也能当一当那「小陈探花」?
所谓进士及第,指的就是古代科举考试的终点殿试的优秀者。
殿试分三甲,一甲三名,为状元丶榜眼丶探花,御赐「进士及第」称号,并夸官游街,风头无两。
下面的二甲是合格者,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也还行。
至于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意思就是你考的不怎麽样,但是我看你哪里哪里还有一点点优点,比如字写得不错丶马屁拍得不错,或者名声很好,文章也还看得过去,就当你考中了吧。
徐教授看见陈凡的样子,不禁哑然失笑,「现在可没有科举给你考,更没有进士及第,你还是老老实实看书吧。」
随即从抽屉里拿出一张纸递给他,「这是第二张书单,知识更深丶范围也更广。」
在陈凡拿着书单去看的时候,他对着陈凡说道,「我年轻的时候,正逢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也想过从书中寻求救国救民之道,东一鳞西一爪学了不少东西,直到中年,才沉下心来。
明白无论各行各业丶各工各民,只要能踏踏实实的去努力,能为国家丶为社会做贡献,就是爱国丶爱民丶爱己之道。
从那之后,便托身校园,根据自己的特长,潜心研究国学丶以期传承我中华文明,不为西学所侵蚀,如此几十年,方才略有心得,也不负当年博览群书。
但这只是我的路,并不一定适合你。
正如我们第一次见面时,我对你所说,我希望你能从书中领悟到自己的道路,并能践行之。」
陈凡轻轻点头,正色说道,「明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