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有客到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541章有客到
    后世网上据说有个真实的段子。
    说的是一所学校里面,某个平时从来不打架骂人的乖乖仔,某天突然举着椅子追打三个同学,还一边追着一边哭,嗷嗷叫着要报仇。
    然后被老师拦下,问他,「为什麽要打架呀?」
    乖乖仔哭着回答,「他们骂我是小本子。」
    那位老师眉头一皱,「这骂得也太脏了吧。」
    段子归段子,无论真假,现实情况就是丶这个时代的绝大部分人比那个乖乖仔有过之而无不及。
    从小到大《地雷战》丶《地道战》丶《小兵张嘎》的电影看着,还有《鸡毛信》丶《小英雄雨来》丶《平原游击队》……等等小人书捧着,提到小本子,谁不咬牙啊。
    身为从小立志要打小本的高建国,哪能接受自己就是小本的事实?!
    这不,刚才听母亲说那个人是从小本来的大爷爷,自己也是个小本,当时就崩溃了,倒在地上连哭带踹,死活不肯接受。
    陈凡站在门外,听着张文良三两句讲完事情经过,再看看还在哭嚎的小高,不禁咂咂嘴,「真可怜。」
    张文良也叹了口气,「可不是麽,这搁谁身上能接受啊。」
    陈凡往里看了两眼,那个留着胡子丶五六十岁的小本老头子在一旁手足无措,很想去拉却又不敢接近,另外三个小本子站在一旁,看上去也很是头疼的样子。
    旁边老高坐在椅子上,眼里满是茫然,他媳妇儿拉着儿子的手丶想要拉起来,却被踹了好几脚,还舍不得放手。
    好嘛,整个一团糟。
    这时赵俊辉凑了过来,先递过来两支烟搭桥,「请问,您是陈主任吧?」
    陈凡和张文良各自接过烟,相视一眼,张文良赶紧给他介绍,「这是省里统战部的赵干部,这次寻亲就是他带人过来的。」
    赵俊辉赶紧说道,「不用这麽叫,叫我老赵就行。」
    他是干部不错,在基层单位,被叫一声赵干部也受得起,可陈凡却是作协副处级领导,比他还高两级,自然不敢以干部自居。
    嗯,本省知名青年作家丶作协江南省分会外联部副主任陈凡,放着省作协优越的条件不要,甘愿扎根在农村地区的事情,早已经在省城各个单位传遍。
    他这次来卢家湾,就想着会不会遇到陈主任,没想到还真见着了,当然要过来打个招呼。
    说不定哪天遇上同样是作协会员丶自己单位的副部长,还能提一句自己呢!
    陈凡跟他握了握手,先说道,「那我就称呼您赵同志吧。」
    随即好奇地问道,「赵同志,我记得你们统战部有民主派丶民族和宗教丶港澳台丶非公经济丶无党派和侨务这些部门,还有对接外国人事务的吗?」
    赵俊辉脸上闪过一丝尴尬,「本来是没有,不过这不是情况特殊麽,所以就临时顶替一下。我所在的部门是负责侨务工作,主要对接在东亚范围的华侨,对那边相对熟悉一些,加上学过一点日语,所以就被派过来协助小本子寻亲了。」
    陈凡恍然点了点头,「原来是这样。」
    他回头看了一眼屋里,又小声问道,「这种情况多不多?」
    赵俊辉眼神复杂地看了一眼里面,微微叹了口气,也小声说道,「各种情况都有。有的人听说有小本那边的亲人找过来,他们就赶紧收拾东西丶恨不得立马飞过去。
    有的明知道自己是小本,可舍不得养父母,坚决不跟那边的亲戚走,还说自己的祖国丶家乡就是中国,跟那边没关系。」
    说着用下巴点了点屋里,「再就是这种,结了婚成了家的,小孩子接受不了,大人也不知道该怎麽办,不过这种情况,最后大部分都还是走了,当然也有没走的,只是比例相对少一些。」
    陈凡咂咂嘴,这种事他还真不好评价,因人而异吧。
    事实上,在小本那边,就有几个从中国过去的日侨聚集地,这些聚集地基本形成于80年代,其中很大一部分人是被身边的「亲戚」和领导劝过去。
    那时候出国热嘛,上面也在推动寻找海外关系,以至于不少人认为外面啥都好,有这样的行为自然不足为奇。
    可他们回到小本,依然说汉语丶吃中餐,工作也是在附近的单位,有的从青年到老年,也没能学会讲流利的日语。
    倒是和国外的唐人街有点像。
    在自己国土上的日侨城?
    只不过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他们每年要是不回一趟中国,就感觉缺了点什麽。那种心情大约和在外漂泊打工的人,到了春节就想回家差不多。
    当然,有念旧情的,也有不少翻脸不认人的,更有死活赖着不肯过去的。
    什麽人都有。
    陈凡抽了口烟,看着屋子里还没安静下来,不禁问道,「赵同志,遇到这种情况,你们一般怎麽处理?」
    赵俊辉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