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3章 过年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他没有回6队,也没从7队走,而是穿过田间小路,径直往5队而去。
    今天情况特殊,除夕日不进别人家门,碰上看着门的人家,陈凡也只是笑着问候一声,过门不入。
    一直等到了卢四爷家门前,才翻身下马。
    卢四爷正在家里默默忙活着,老人家孤身一人,却没有丝毫孤寂落寞的样子,堂屋大门敞开着,任由风雪吹入,他则在厨房里忙活,显然在准备除夕夜的大餐。
    陈凡走了进去,伸长脖子看了看,笑道,「生活不错啊,弄了这麽大一只公鸡。」
    卢四爷转过身,举起手里一团蛋包,「你家公鸡下蛋?」
    陈凡也不尴尬,背着手笑道,「您家母鸡鸡冠挺大,都快赶上公鸡了。」
    卢四爷哼哼两声,将清洗乾净的鸡子装好,随后将手洗乾净,同时说道,「我听说,你舅舅过来了吧,你不在家里忙活团圆饭,跑我这里来干什麽?」
    陈凡笑道,「接您过去团年啊。」
    「团年?」
    卢四爷拿抹布擦乾净手,惊讶地看着他,「就算你认我这个师父,也该是初一来拜年,接我过去团什麽年?这叫于理不合!」
    陈凡跟在他身后走出去,笑着说道,「这道理也是人定的,一百年前还没有春节呢,现在不也习惯了过春节。」
    古人过「元旦」,不是西元纪年的1月1日,而是农历正月初一,名为祭祀岁首,又有过「正月」的说法。
    就连「正月」,一开始也不固定,夏朝以元月为正月,商朝把腊月定为正月,周朝又把夏历的11月定为正月。
    汉朝更离谱,许慎在《说文解字》里面解释「年」字的解释是:「年,谷熟也。」
    也就是谷子熟了的时候就是「年」了。
    按照这个说法,农历八九月份就是过年。
    《诗经·七月》也有「九月肃霜,十月涤场。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的记载。
    汉武帝时,正式确定以夏历正月为第一个月,一年的第一天是正月初一。从此以后,正月初一作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
    1913年7月,朱启钤向袁世凯提出建议,根据民间传统丶拟定每年四个节日,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逢节日放假一天。
    结果袁世凯只批准了春节。
    这就是阴历正月一日过春节的开始。
    所以春节的历史并不长。当然,要是算上过元旦丶还有「除夕」,那历史就长了。其实算起来,春节也是元旦丶除夕丶上元节等古代节日的演化和延续,正所谓一脉相承,说春节历史有四千多年,也未尝不可。
    陈凡现在就是跟卢四爷抬杠呢。
    卢四爷也不想理他,端端正正往椅子上一坐,再拿起搁在暖炉铁片上的陶壶,美美地喝了一口,随后额头轻抬,「不去。」
    见老爷子油盐不进,陈凡犯了难,他拉过椅子坐在一旁,皱着眉头说道,「今天我媳妇儿肯定是要过来吃团圆饭的,可是又不方便往您这儿带,要明天才拜年呢。
    结果您也不肯过去,照这麽看,您是打算赖帐?」
    卢四爷一听这话,连胡子都忍不住翘了两下,一道冰冷的目光杀过去,「我赖帐?我看你才是混帐。」
    陈凡两手一拍,叹道,「您不去,她们不能来,这到底是您不肯给丶还是她们不敢要,可不是一笔混乱帐麽。」
    老爷子听得眼角直抽抽,好不容易喘匀气息,又灌了一口茶,话也不多说,起身就进了卧室。
    不一会儿出来,老爷子身上多了一件新换的棉衣,那棉衣鼓囊囊的,也不知道里面有没有藏东西。
    陈凡赶紧上前,躬身打了个手势,笑道,「四爷,请着?!」
    卢四爷将手一挥,「走。」
    出门时将大门关好,卢四爷也不落锁,随后在陈凡的搀扶下,轻而易举就被抬上马背。
    陈凡翻身上马,依然不走大路,就从后面的田间小路上往回赶。
    回到家里,陈凡先请卢四爷到客厅落座,先把壁炉点上,挪到沙发旁放着,随后打开电视机丶泡好茶,这才请老爷子稍待。
    他转身出了客厅,竖起耳朵听听动静,老舅正在起床,至于周亚丽,人应该是醒了,可赖在床上翻来覆去的,就是不肯起来。
    看看时间,正好上午八点,也还算早吧?
    他也不去打扰,先将两匹马牵到后面的牲口栏,给它们卸了马鞍,又添了一槽子的草料,才回到前面。
    这时候老舅已经出来,洗漱完毕,正在客厅陪着老爷子聊天。
    也不知道两人聊了些什麽,都笑呵呵的,气氛还不错。
    陈凡转身去了厨房,先洗乾净手,开始准备早餐。
    一笼大肉包子,里面掺着几个馒头,煮一锅小米粥,切一迭卤肉,暖两壶黄酒,再夹两碗泡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