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第214章 抵触和真香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端着碗去讨米?
    两成的收成你们就要去讨米了吗,是不是都舍不得动用存款啊?
    啊呸,根本就不是那麽回事。
    等几个月后稻谷丰收,看看你们喊不喊「真香」!
    心里憋着笑,陈凡将稻谷丢回袋子里,颠颠地跟在后面跑了出去。
    大院前面,各个小队长将大队部的领导围成一团,七嘴八舌地说着话,整个场面乱糟糟的。
    陈凡两手插兜,乐呵呵地在一旁看热闹。
    这里的人不清楚,他知道啊。
    1974年,袁老在海南带领团队培育出了177公斤不育系种子,75年的时候,先把177公斤不育系种子在广东的湛江扩大繁殖,收获到9500公斤不育系种子。
    然后再将9500公斤不育系种子一分为二,一半运到南宁继续扩大繁殖,另一半于冬季转战海南继续繁殖,前前后后共获得31万公斤的杂交水稻稻种,为向全国推广杂交水稻奠定了基础。
    而做完这一切,已经是75年的十二月份。
    为了能够赶上76年的春耕,上级牵头联合农业丶科研丶财政丶金融丶粮食丶供销丶交通运输等十几个部门,发动上不封顶丶下到生产队的各级机构,拿出了150万元专项款。
    其中120万是对湖南调出种子的补偿,剩下的30万元,给广东买了15辆解放牌汽车,装备了一支独立车队,专门负责运输「南繁」种子。
    随后南方13个省的相关负责人数百人齐聚广州,商量杂交水稻的种植事宜。
    就在刚刚过去的76年,所有种植了杂交水稻的稻田,普遍增产百分之二十到三十。
    相比试验田的数据相差不小,但那是因为很多地方不敢拿好田去种,用的是中田甚至下田,再加上种植技术有所不足,否则的话,这个数据应该能再翻一倍,达到百分之四十到五十。
    即便如此,杂交水稻的产量,也极大地鼓舞了所有人,于是才有了今年的持续推广。
    陈凡靠在院墙上,看着吵吵闹闹的小队长和大队领导们,笑得很是隐蔽。
    这种时候不隐蔽不行,但凡他笑得明显一点,弄不好能被这些「老队长」们喷死。
    哪怕不是骂,单纯的上思想教育课也受不了啊。
    他受不了,杨书记也受不了。
    实在忍不了他们的吵吵,便板着脸一声大吼,「都给老子闭嘴。这事是公社下达的任务,理解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
    见12个小队长个个垂头丧气,他又弱弱地加了一句,「大不了就种一季,要是效果不好,下半年钱书记肯定不会再下这样的任务。」
    (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