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就采点素材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笑意地说道,「果然是一表人才,难怪能在地委日报和《江南文艺》发表文章,这个月的《江南文艺》上面有你两篇文章吧,不得了丶不得了啊!」
    一篇自然是连载的《在希望的田野上》,另一篇则是陈凡为了买电风扇,以姜丽丽她们为原型创作的双抢小说,由于情感真实,又是「老客户」,也被《江南文艺》杂志社采用,并且刊登在8月1日的最新一期上,算是抓住了双抢的尾巴,蹭了一拨热度,在江南省范围内引起极大的反响。
    要问陈凡怎麽知道?
    人家杂志社给他寄了好大两个包裹,全部都是全省各地的读者寄到杂志社给陈凡的信,一大部分是因为《在希望的田野上》,另一部分便是那篇小说的。
    而且这部分来信基本上都是女读者,为此张文良和杨兴秀还给陈凡起了个外号,叫做「妇女之友」!
    另外,陈凡最初的目的也没有落空。
    杂志社给他寄的稿件采用票证中,就有两张珍贵的电风扇票,也算是遂了他的心愿。
    两张电风扇票还了一张给张文良,另一张又买了一把电扇,正好自己房间一把丶女生们一把,安安稳稳地度过了这个双抢天。
    面对两位老师傅的热情,陈凡也显得非常谦虚,「哪里哪里,我也只是描写一些客观事实,还是咱们的社员同志踏实肯干,否则我也写不出来。」
    邱师傅一脸很懂的样子,「艺术来源于生活。这个跟李先生在沿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很符合啊。」
    陈凡依然谦虚谨慎,「是是是,就是按照李先生的指示做的。」
    两位老师傅一听更高兴了,拉着陈凡说个不停。
    明明是两位只上过扫盲班的泥瓦匠,却硬是拉着陈凡聊文艺创作。
     不过,他们可不是那种「皇帝老儿用金锄头」似的瞎聊,反而是有的放矢。谁谁谁写的那篇文章脱离了实际,哪个写的就很中肯,条条框框都说得有理有据。
    陈凡也听得两眼放光。
    懂劳动丶懂生活的人很多,懂文艺创作的人也很多,但是知道在文艺作品里挑刺丶还知道哪些劳动生活可以融入创作的人却不多。
    难怪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两位老师傅还真是个宝贝。
    而且他们不仅生活阅历丰富,还是建筑队的骨干,跟着建筑队去过不少地方,除了孤峰县之外,远的到相邻的地区,甚至去过外省丶参与过国家级水利工程的专业建筑项目,近的几乎跑遍了孤峰县的各个公社,可谓是「见多识广」。
    陈凡跟他们聊天,很是汲取了不少创作素材。
    旁边杨书记几人站在一旁,脸上也是止不住的笑容。
    叶树宝抽着烟,小声说道,「还是小陈厉害啊,刚才这两位师傅几乎是眼睛长在头顶上,正眼都不瞧咱们的人一眼,现在小陈一来,他们就跟见了亲人似的,脸上的笑就没停过。」
    肖烈文嘿嘿笑道,「感觉确实是不一样,虽然刚才他们也很尽责,该指点的地方都不藏着,不过冷着张脸确实看得不舒服,现在就好多了嘛,和和气气的,多好!」
    张队长咬着烟杆连连点头,「我还担心他们今天就回去,有小陈在,多留两天应该没问题吧?!好歹也要把小水塔建好,验收合格了再让他们走。」
    杨书记眼珠微转,轻声说道,「本来人家只答应过来帮一天忙,还是趁着星期天过来的,不过能多留两天当然好,哪怕多出几块钱的劳务费都行。」
    顿了一下,他又说道,「不过也不能全指望小陈,咱们也得多下点功夫。」
    叶树宝看着他,问道,「怎麽下?」
    杨书记沉吟两秒,隐蔽地将张文良找过来,小声说道,「中午饭准备好了没有?」
    张文良连连点头,「兴秀带着人去准备了,杀了只鸡,准备了一条十几斤重的大鲤鱼,还宰了只兔子,泥鳅鳝鱼也有,再弄个爆炒青蛙,道道都是硬菜!」
    杨书记微微一愣,「兔子谁会弄?」
    听到这话,张文良不禁咽了咽口水,「小陈弄的兔肉真是绝了!」
    他说着又叹了口气,「上次我们都说好了,等把兔子养大,我们合夥卖兔子肉,结果5月份去了地委,6月份他要给学习班的人上课,7月份又是双抢,到今天我就试吃了一回,要不然今天我就该在集市上卖兔子肉,肯定最少能挣好几十块钱!」
    杨书记眼睛微眯,「别吹,待会儿让小陈弄来看看,另外再去寻只大甲鱼回来,请小陈露一手,让两位师傅尝尝咱们卢家湾的特色菜?」
    陈凡在一旁和两位师傅聊天,不过他耳聪目明,听到了杨书记他们的话,不禁瞟了他们一眼。
    什麽时候甲鱼成了卢家湾的特色菜?他怎麽不知道?
    不过就是弄两道菜而已,小意思。
    他也希望这两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能多留两天,只不过杨书记他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