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着耳朵大喊,「不听不听我不听。」
完了还把退休的老同志请出来,让老同志讲理。
气得老总够呛,还没有办法。
就是这一个特点,成了后来我国好多传统工艺被盗取的原因之一。
后来之所以能逐渐转变,还是新千年以后,我国加入了世贸组织,出口经济暴涨,为了合理合规,才不得不迎合国际规则,开始重视专利。
所以此时陈凡面对满脸迷惑的姜恒,也是有些哭笑不得。
这还是受过高等教育的老牌大学生,换成那些起于微末的干部,可想而知该有多顽固。
还好,姜恒毕竟是受过高等教育,思想更能接受新事物,听陈凡说是国外的规则,便不再硬杠,而是转头看向周正东,虽然没说话,可意思很明显。
真是这样的吗?
周正东自然不会给外甥拆台,而且事实本就如此。
他咧着嘴笑道,「的确是这样。我们家就有贸易公司,从事国际贸易多年,也没少沾上专利纠纷,这也是我当初选择法律专业的原因之一。」
顿了一下,又说道,「就以我的贸易公司为例,在进行国际采购的时候,一般都会要求厂家提供产品的专利证明,包括技术专利或外观专利。
如果不是自己发明的专利,那就需要提供专利授权证明。
若是两者都没有,那就必须要能证明这种产品是不受专利保护的,否则的话,我们会充分评估其风险,若是一般性产品,那就放弃采购,转而选择其他厂家,若是很有市场前景的产品,也可以在合同中列明风险排除条款。
也就是说,一旦因为这款产品而引发专利纠纷,一切法律责任都要由厂家承担,并且要赔偿因此而引起的我方损失。」
</ins>
周正东跟他解释过后,又说道,「如果我现在要采购你们棉纺厂的产品,那麽同样,也需要你们提供专利证明文件。
可是目前国内并没有相关法律,甚至连专利认证都没有,很显然你们无法提供,那麽我只能要求在合同中加入相关免责条款,以排除我方的法律风险。」
陈凡在一旁听得嘴角直抽抽,周正东的话,本身没有问题,不过,在8丶90年代,一些外国流氓就是利用国内对智慧财产权认知的缺乏,钻了这个空子,专门给国内的公司下套,很是坑了不少单位。
要知道那时候不少老国企丶集体企业,本来就因为对市场规则不熟悉,加上产品落后丶管理混乱等因素,已经是在艰难求生。
等他们踩进陷阱,那可不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而是一块巨石。
工厂倒闭丶职工解散,好多人连遣散费都拿不到,那才是喊天天不应丶叫地地不灵。
可是能有什麽办法呢?
连副总想规范企业技术专利,都是一筹莫展,陈凡能怎麽办?
顶多也就是等以后写几篇这方面的文章,既是写实丶也是预警,看看能不能让某些领导干部多一层防备心吧。
有人说,既然国内没有这方面的法规,那何不正大光明仿制国外的产品?
理论上和实际上都没问题,其实九十年代的时候,我国很多产品就是直接仿的国外。
那些仿制单位既然能抄国内的,自然也不会放弃国外的产品。
而且那时候是已经制定了相关法律的。
然而没用!
在智慧财产权立法之前,这种产品只能在国内销售,绝对不会有外商采购,因为出了国门,就要遵守当地的规则,你敢采购,专利方就要追责。
而立法之后呢,这类产品就有了一个专业名词,「水货」!
在国内水,出了国还是水,都上不得台面,曝光就要被追究,就是这麽简单。
轻轻晃了晃脑袋,陈凡端着酒杯,陪着老舅和未来老丈人喝酒。
一杯酒下肚,姜恒沉吟两秒,说道,「我明白你的意思了,这样,回头我整理一份产品名单,等你下次过来,看看有没有合适的?」
周正东也不拒绝,一口答应下来,「没问题。」
这时陈凡忽然笑了笑,说道,「其实呢,有个办法,可以很好解决专利的问题。」
两人一起看向他,「什麽办法?」
陈凡扭头看了看跟两姐妹和沈雪怡聊得正欢的周亚丽,回过头来,压低声音说道,「比如说啊,老舅,你们回美国以后,让亚丽成立一家公司,经营范围您来定,反正包括服装设计制造这类的就行。
然后我这边把卢家湾生产的服装,让人画成设计图,给您寄过去,……」
后面的不用说了。
周正东一拍大腿,嘿嘿笑道,「后面的我知道,设计图注册外观专利,然后以这家公司的名义,向卢家湾服装厂下生产订单,到时候专利都是我自己的,当然用不到你们提供专利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