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震惊天下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了?
    ※
    “郑先生,您不用着急。赵先生临走的时候都有安排。”老陈当然知道郑东翰在着急什么。
    4.9%的EMI股份和1000万元投资。
    这个数字,足以让两个原本八竿子素昧平生的人一见如故,继而牵肠挂肚。
    “EMI对华夏人民的象征意义极大,不容有失。赵先生已经委托我全权负责与您对接。我手头还有1.5%英伦母公司的股票,以及另外1000万备用资金,全部听您调遣。”陈忠华也没有卖关子。
    “真的?”
    “真的。这是赵先生的原话。他还特别嘱咐我,英伦母公司股票,用完按当日牌价折现就行,再加上那1000万的备用金,都算是给郑先生拆借的,不计入股份。”
    这就是不想争经营权的意思。
    “赵先生大义啊!”饶是郑东翰久经商场,见多识广,此时也不得不由衷的佩服。争利的他就见得多了,不争利的到哪儿都是稀有品种,也难怪人家年纪轻轻就可以白手起家。
    ※
    EMI集团在亚洲的第一家分公司,就是收购法国佬建立的百代唱片,原址就在赵延的家乡东海。公司地址在当时的租界内,因此抗战时期许多爱国歌曲都是由这家唱片公司发行的,这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由聂耳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了。
    这就是为什么赵延说“收购EMI象征意义极大”。
    在EMI担任高管的郑东翰,发现机会之后第一时间就联系了好友黄伯高,以黄的金牌娱乐作为主体偷偷展开了收购,这其中不但有整合大中华区音乐市场的野心,更有华夏人的那一分家国情怀在内。本来他对于赵延的横插一杠子还略有不满,但是现在已经芥蒂全消。
    值此国难之际,一位身临险地的义士,仅凭借一面之缘,便如同宿命一般给他留下了这样一份“遗产”,让他怎么能不心生感动?
    ※
    “希望赵先生能平安回来,与我等共襄华人盛举。”郑东翰的语气无比的郑重。此刻下落不明的赵延在他的心目中已经和史书上那些“春秋义士”差不多感觉了。
    老陈心里也是暗暗佩服,这老板真是厉害!这拿捏人心的本事……钱没花多少,但是起承转合,直接奠定了自己在圈内不可撼动的地位,他这个忠心耿耿的打工仔自然也会跟着水涨船高。
    这求职的时候谁想得到啊!
    -----------------
    16:30(京城时间)
    涪城,安县街头
    ※
    赵延无奈的放下了手机。
    还是没有信号,估计各地的基站都遭到了严重破坏。刚才在市区联系不上,现在到了下面的安县还是联系不上,家里人估计都要急疯了吧?
    他也不禁有些后悔,要是让他再来一次,他绝不会做出那么自大而莽撞的选择。
    ※
    理论上说,地震来临的时候,只要站在开阔的地方,安全肯定是没问题的。
    所以尽管涪城在前世是重灾区,他还是毫不犹豫的进来了。在他想来,这里不是地震中心区,他又有着充分的心理准备,连车辆和补给也都是事先准备好的,还能有什么困难呢?
    但是当天地突然倾覆的时候,那种自以为是的信念感就完全消失了……那种莫测天威带来的由内而外的压迫,脚下虚浮的空虚和对进程失去掌握的恐惧,根本就不是一点点先知先觉的心理优势能够抵消的!!
    是的,他对进程完全失去掌握了。
    因为地震提前爆发了。
    -----------------
    [回忆中]
    ※
    其实前几天在京城和那位汪专家交流之后,赵延就已经意识到这个风险了。
    地震的酝酿暂时还是一项非常玄学的事情,人类无法监测到的变量实在太多了。能量的累积就像是一个黑箱,你不知道什么因素会给它带来怎么样的变化。
    之前的数百次小型地震,数量、规模和前世一致吗?水库放水的时机、水量和前世一致吗?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细节上稍有差异,就可能导致这一世的爆发情况完全不同。
    ※
    所以后面几天,赵延把优先级放在了接触官方上。
    但是他所倚仗的几位科学家,无论是京城的汪专家、耿专家,还是蓉城的李专家,旌城的潘研究员……资历老的不在一线,在一线的资历不够,有一个算一个,居然全都是些少数派。
    从京城到地方,更多人关心的问题只有一个:误报怎么办?
    实事求是的说,这确实也是很大的问题。因为误报绝不仅仅是短时间的影响,而是像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那样悬在头顶,三年不震就要悬三年。
    你要防吧,基本上这个地方在未来几年也就废了;你要不防吧,久而久之人心也就疲敝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