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的十字军舰队,才能被称得上是大规模的,而最大规模的则是罗嘉在前往恐惧之眼前,向远东星域和寂静星域前后派出的两支各有五万怀言者战士的大军。
这听起来很夸张。
但对于怀言者来说,不过是顺水推舟的事情。
毕竟,早在帝皇于乌兰诺上分封各个原体之前,怀言者就已经进入爆兵模式了:在完美之城结束的十年后,罗嘉和他的幕僚们就已经定下了将整个太平星域作为第十七军团的基地,以此来进行全银河远征的宏伟计划。
而到了乌兰诺的时候,这个计划的效果已经初见雏形:怀言者已经是毋庸置疑的第一大团,他们与其他军团间的数量优势,只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越拉越多。
此外,罗嘉利用向银河各处源源不断的输送支援舰队,以及缴纳充足税款的方式,让泰拉的高领主们对他在太平星域的大肆扩张,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
比起只是将手伸向大漩涡便遭遇激烈反击的极限战士,怀言者们就要聪明多了:他们将整整一个星域化为私有土地,却没有引起任何的外界非议和反弹,哪怕是庄森都没有多说什麽。
而且,与更关注民生建设的复仇之子不同,怀言者军团在徵兵和军事建设方面,向来不会考虑长久发展:而太平星域大量的未开发世界和泰拉的政策倾斜也让他们可以肆意鼓励生育,并用极端的宗教政策来维持社会稳定。
即便这样做的代价,是让罗嘉治理下的平民生活水平,远远不如其他的原体封国,但是在无数个胜利和远征舰队面前,没人会就这个问题想向怀言者发难。
罗嘉自己也不在乎。
事实上,大怀言者从未享受过统治广袤疆域的快乐,对于现在的罗嘉来说,接受一整个星域子民对自己的顶礼膜拜,远不如率领二十万的怀言者精锐,在未知的恐惧之眼中厮杀终日,更能让他感受到内心的喜悦和满足感。
没错,二十万: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目前为止,绝大多数阿斯塔特军团的总兵力了,但是对于罗嘉和怀言者来说,这不过是精挑细选后的军中骨干数量。
而在原体于恐惧之眼中,取得了一百场胜利后,这个数字已经下降到了十四万人,但铺开来看依旧是无边无际的:凡人的军队很难在亚空间中的恶劣土地上取得更好的效果,在这里,唯有经过改造的强大战士才是值得信赖的。
于是,除了能将土地染成暗红色的怀言者外,罗嘉还可以在帝国的军队队列中寻找到隶属于禁军卫队的金黄色:这些人并不经常参加战斗,更多是作为监督原体以及其他阿斯塔特的存在。
还有太空野狼,暗黑天使,帝国之拳甚至是帝皇之子:临近泰拉的几个原体纷纷派出了部分军队参与怀言者的远征,他们见证了第十七军团的浴血重生,也在这片土地上立下了自己的功勋。
但时至今日,这些远征精锐们都已经遭遇了不小的损失:哪怕是最坚定的暗黑天使们,也开始思考是否要将这场注定得不到任何后续补给的远征继续进行下去,又或者乾脆掉头返回了。
他们的后备兵员和物资补给都已经基本告罄了,恐惧之眼中的混乱时空注定了他们是等不到现实宇宙的运输船队,而一路走来遇到的每个世界上,要麽是异形,要麽是可憎的邪教徒和变种人,也没人敢在这些土地上徵召新兵。
他们又不是圣血天使。
这是一场注定不会获得完美胜利的远征,他们势必要放弃,在获得又一场胜利后原路返回:由人类之主亲自赐予的神器始终被摆放在信仰之律号的核心处,它不仅庇护着舰队,保佑他们不会被恐惧之眼的风浪所吞没,也会为他们指明回去时的方向。
只需原体的一道命令。
在庆祝胜利的同时,诸如此类的窃窃私语在每一个军团的战士间反覆流转着,即便是罗嘉都不可能忽略这件事情:毕竟,已经有太多的代表找到了他,或明或暗的提及了退兵的建议。
此外,原体还在这些讨论中发现了一个细节问题:在他率领这支有些鱼龙混杂的军队,接连不断的取得胜利后,那些原本对第十七军团充满蔑视的战士,也开始给予怀言者应有的尊重了。
即便傲慢如暗黑天使,也会与怀言者士兵缔造出友谊,为他们无畏的牺牲而喝彩,而哪怕是骄傲到了极点的禁军,当他们的领袖与原体对话的时候,罗嘉也能感受到基于实力的敬意。
真有意思,他在之前几乎没有过这种新奇的体验。
而毫无疑问:当他们携带胜利满载而归的时候,全银河都将知道怀言者已经改头换面,是一支值得信任与尊重的力量。
原体笑了一下,他将这样的小事抛在了脑后,开始认真思考起那个更严肃的问题:这场远征的确应该迎来一个结束了,但他还不想现在就结束。
或者说,他不想以这种形式结束这场远征:能够迈入恐惧之眼可费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