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8炒松子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思过来,反问道:“我干这个,唐老师做什么?不太合适吧?”
    “嘿嘿,实话告诉你,我就没打算参加社会实践,到时候可别把我算进去。”唐植桐算是看出来了,这小子也许是从小到大没有体验过发号施令的感觉,现在特别沉迷其中,是个追求进步的好材料。
    “成,唐老师放心,这事一定办的漂漂亮亮的,感谢唐老师给机会。”罗志平又兴奋起来,忙不迭的跟唐植桐道谢。
    “瞧你说的,太客气。前阵子我去市局,苏处可说了,咱市局就咱俩过来委培,让咱俩相互多照顾。”唐植桐给罗志平挤挤眼,说道。
    “嘿嘿,实不相瞒,那是我姑父。”话说到这个地步,罗志平也就没藏着掖着,说出了自己与苏处的关系。
    “嚯,那这关系够铁的,咱可得好好干,不能给苏处丢脸。”唐植桐装作第一次听说,露出略微吃惊的表情,说着场面上的话。
    “唐老师放心,我一定努力,不负众望!”罗志平斗志昂扬的表态道。
    唐植桐觉得罗志平做这个班长还不赖,他喜欢这种感觉,自己也不愿多费心,以后可以将生活委员的活也慢慢交给他嘛。
    罗志平朝气蓬勃、充满干劲,跟唐植桐抽完烟,直接去后勤找魏之桢。
    唐植桐看着罗志平的身影笑笑,还是年轻,沉不住气,不过这样也好,各种岗位能先优着自己班级挑。
    今天在跟煤场负责人沟通的时候,唐植桐可是听见了,虽然“温暖月”按计划是从下个月1号开启,但要事先去一批同学熟悉流程,而且在接下来的几天中实行“老带新”,不能给煤场耽误事,要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否则煤场会跟颜处反应,做出对应的处罚等等。
    下午上课,罗志平迟到了,上课的时候一反常态,先跟几位舍友确定是否参加,因为委培的缘故,这方面他比较自觉。
    当听到有报社跟进报道后,路坚等委培生都比较意动,这可是四九城的报社啊!
    而且还能在四九城最重要的一个区里走街串巷,他们都很意动,简单商量一下,决定参加这次实践。
    课后,罗志平第一时间宣布有线系593班的同学回教室开会。
    唐植桐本来想下课就撤,但班长发话了,自然要给点面子。
    “大家期盼的社会实践机会来了,首先让我们感谢唐老师为大家争取到的机会!”罗志平上来就把唐植桐给拽了出来,也不知道魏之桢给他说了啥。
    普通人都是盲从的,罗志平一鼓掌,尽管还不明内情,大家却跟着拍起了手。
    唐植桐那叫一个无奈,想低调都低调不了,只能站起身来,抬手往下压了压。
    待同学们安静下来后,说道:“这事得感谢咱学院后勤处,我在里面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我上午跟着后勤处的老师跑了一趟,这次实践得来不易,而且工作很辛苦,希望大家能尽职尽责的完成,下面请班长做统一部署。”
    听唐植桐这么说,罗志平非常高兴,把跟魏之桢商量出来的时间安排公布了出来。
    星期五下午全体停课,去熟悉流程,这半天是没有费用拿的。
    接下来,罗志平点名,先说岗位,然后将安排到这个岗位的同学名字都点了出来。
    当然,这份名单里面没有唐植桐。
    唐植桐坐在下面听着罗志平的安排,发现了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罗志平似乎有意对某位女同学进行了特殊安排,坐办公室开单子,全班就这么一位。
    唐植桐以过来人的身份目光看,这是对人家有意思啊,而且这位女同学看向罗志平的目光里饱含柔情,这就有点意思了。
    大学里有谈恋爱的青年男女,只是没那么多。
    一方面是囊中羞涩,另一方面是毕业后的分配问题。
    唐植桐觉得第二点所占比重更大一些。
    眼下大学生是包分配的,学校根据各地需求进行分配,个人意愿起不到决定作用。
    一旦恋人分配到不同的地方,再想调动到一起,那比登天还难。
    尽管如此,依旧有些情比金坚的情侣,领了证、结了婚,过起了一年聚两次的家庭生活。
    有些人自然是受不了的,所以即便谈了恋爱,也会在分配工作后分手。
    明明是自己为了个人,却偏偏把责任都推到父母头上,美名其曰:父母阻挠。
    呸!
    唐植桐是挺看好这一对的,女同学是工人家庭出身,罗志平也差不多,两人之间不存在身份差异。
    可不能小瞧这个身份差异,千年来的“门当户对”观念深入人心。
    无论任何时代,凡是不听的,绝大部分都会在这上面栽跟头,铁一般的事实会毫不留情的教育嘴硬的人。
    攀高枝是改变阶层的捷径,但这玩意不好把握,要么长相出众,要么会舔,独立人格就甭想了,出轨寻欢不让在后面推就不错了。
    至于典型代表嘛,男的、女的都有,都挺有名的。
    普通人就别琢磨这些了,什么跟大明星、霸道总裁结缘,压根就不可能的。
    器大活好的最多跟你玩个一指禅,什么大明星、总裁看上普通人?那得多眼瞎啊?
    但罗志平就不同了,他有苏处的关系在,只要两人一确定关系,那女同学是极有可能留在四九城的。
    到时候,两口子都是邮电口的人,绝对是普通人羡慕的对象。
    等以后孩子、孙子一接班,想想就美。
    只要不被作为典型树成“两代人、三代人的坚守与传承”,能妥妥的安稳百年。
    班会开完,同学们还在兴奋,唐植桐则悄然离去。
    因为要为过冬备下足够的木柴,唐植桐今儿继续跟小王同学请假,理由当然是去莫须有的朋友那边买柴。
    一次都没在别人面前展现过买柴,家里却有那么多,总有些说不过去。
    唐植桐这次选择将柴绑在自行车上,堂而皇之的从水站那边走过,还特意跟朱大爷打了个招呼。
    有些事,半真半假起来才更容易迷惑人。
    回到家,码好子,将炉子引燃,唐植桐从正屋拿了个双耳的铸铁锅,打算炒松子。
    经过多日的晾晒,松子已经晒好,正好趁不忙,把松子炒一些出来给椿树胡同送过去,老在这边放着也不是事。
    在安东的时候,唐植桐曾专门请教过唐钢,松子该如何加工。
    唐钢详细的给小老弟讲了几种常见的做法。
    第一种是干炒,松子直接下锅,不断翻炒,直至松子变色并发出噼啪声,这时味道也传出来了,盛出摊开凉透即可食用;
    第二种是用黄沙炒,将黄沙放入锅内炒干、炒烫后倒入糖水炒匀,当糖烟刚一冒出就放入松子用中小火不停翻炒,大约5-10分钟,待松仁呈现黄色,即可出锅,筛净沙子放晾即可食用;
    第三种是先泡后蒸再通风风干,最后小火干炒,有点类似第一种。
    三百多斤的松子好不容易晒干了,唐植桐肯定不会选择第三种。
    第二种又是用糖、又是用沙的,唐植桐嫌费时,也弃之不用,最终选择第一种方法。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