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1胡萝卜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卜值钱了,再说,这一路上,谁知道会被摔打成什么样?谁知道会不会丢失?
    食物金贵,他俩不敢赌。
    谷漫苍这阵子一直在孜孜不倦的从图书中汲取养分,看《红楼梦》时,感觉里面“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可太对了。
    对于上一次舍友对自己的帮助,谷漫苍是打心底里感激,但这种事可一不可二。
    看到这两位小老弟渴望的眼神,唐植桐知道来活了,也没有瞒着他俩的意思,主动开口道:“我们正商量着将胡萝卜换成全国粮票呢,你俩也想换?”
    “嗯,嗯,换,换!”出于对唐植桐的信任,谷漫苍丝毫没有犹豫,连兑换比例都没问,直接点头确认道。
    “来,我跟你们说下一是怎么回事。”尽管谷漫苍乐意换,唐植桐还是将刚才的话又重复了一遍。
    不出意外,卢石在听完后,同样选择换。
    事情到此,皆大欢喜,接下来是在后勤处老师的见证下,以班为单位,将胡萝卜过称,从而确认每个人能分到多少胡萝卜。
    为了节省时间,几台落地磅同时开工,每个班都在自己的实践用地地头挖有贮藏沟。
    同学们三三两两一组,将去泥、去叶的胡萝卜装筐,再抬到地磅处称重,有专门的老师在此记录、去皮重。
    有些胡萝卜缨已经冻了,蔫儿吧唧的,这部分被分拣出来垫在贮藏沟底部。
    有专门的同学在贮藏沟里对胡萝卜进行码排,排好一层,上面就有同学撒上一层土。
    尽管大家都非常想知道自己能分多少,但仍旧各司其职,有条不紊的抢收着胡萝卜。
    临近中午的时候,统计结果出来了,有线系593班每位同学可以分得155斤胡萝卜。
    全班同学莫不欢呼,其他班级也是差不多的样子。
    然而,接下来就轮到周正老师头疼了,个别同学并不满意刚才他说的那两种处理胡萝卜的方案。
    他们想着能否用胡萝卜跟学院兑换一下,换成粮食,方便寄回家或者放假带走。
    这下子,换周正为难了,他是真想帮自己的学生,但也确实没有这个能力,于是将目光看向在场的后勤处老师。
    后勤处的老师摇了摇头,这种事情不符合规矩。
    唐植桐站在一旁,将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看的清清楚楚。
    周正可是位好老师,对唐植桐不薄,为自己整理的高考笔迹正在苏念斌手里发光发热呢,于情于理都得帮周老师解围。
    看周正为难,唐植桐开口道:“同学们,这雪可正大着呢,咱们先把活干完,去食堂吃口热乎饭,下午回到教室坐下一起商量。”
    “好。”
    “行。”
    “我们相信唐老师。”
    同学们说啥的都有,答应的都挺痛快。
    周正则有些担心,跟唐植桐招招手,走到一旁,站在冰天雪地里问道:“你有办法?可别勉强。”
    “我回单位一趟,看看能有多少同事能朝咱伸把手。”一个羊也是放,一群羊也是赶。唐植桐将自己的打算一五一十的又跟周正讲了一遍。
    “我代表个人和同学们谢谢你。”周正老师听完后,一板一眼的说道。
    “哎吆~周老师,您太客气了。我只不过是牵个桥搭个线,让大家互惠互利、互通有无,可当不得您谢。”唐植桐连连摆手。
    “我又不是傻子,不用拿冠冕堂皇的话糊弄我。”周正对唐植桐的谦虚不领情。
    “嘿嘿,周老师,咱学院对这些胡萝卜缨子有安排吗?”唐植桐嘿嘿一笑,问道。
    “太多了,安排不过来,食堂用一部分,家属分一部分。你想要的话,直接拿就行。”周老师明白唐植桐的意思,想要嘛,直接点了出来。
    “好嘞,换胡萝卜的时候,送袋子胡萝卜缨子,更容易成交。”唐植桐打胡萝卜缨子的主意不只是为自己,而是为了能更好的交换加点筹码。
    眼下外地什么情况,已经非常明朗了,四九城的百姓基本都心知肚明,只是这种事不能到处嚷嚷罢了。
    明眼人都能瞧得出来,这但凡要票的,就代表紧缺了。
    以前蔬菜何曾要过票?哎~结果今年的白菜就定量了,说不定接下来菜也会要菜票。
    四九城的冬季特别长,足有百十天,离着明年春菜供应远远大于百十天,而每个人只有三十斤白菜,能吃几天?全腌成咸菜说不定能勉强熬到春菜下来。
    至于前文提到的拿胡萝卜缨子换面粉,唐植桐是没有这种渠道的,若学生拿着公家的玩意去给自己换,真要被抓到的话,面临的可能就是开除。
    风险太大,唐植桐是不会提这一茬的,如果真有学生这么干,那无论什么结果都得自己担着。
    想到这一茬,本已经跟着周老师朝回走的唐植桐,又将周老师喊住:“周老师,我想起个事来,您说,会不会有人来偷胡萝卜?”
    “我一会跟系主任说一声。”周老师想了一下,这种可能性还是有的,不一定是外面的人,有可能是学校里学生。
    虽然学校里储藏有白菜,没有发生过此类事件,但耐不住胡萝卜比白菜好吃啊!
    见周老师心里有数,唐植桐也就不再言语,跟同学们一起掩埋起胡萝卜来。
    为了方便操作,后勤处是以一个同学为单位,要取就都取,要存就都存。
    唐植桐、罗志平都选择现在就带着胡萝卜走。
    唐植桐不清楚罗志平如何去支配,但他是打算回家扔地窖里慢慢吃的,也正好用来给小王同学做泡菜。
    其他同学也有商量好的,拿出某个人的份例来,大家一块分点尝尝鲜,回头取出来再还给人家。
    食堂的动作很快,今儿就没供应别的菜,全是炖胡萝卜缨,量大份足、不涨价。
    其他系的同学在得知有线系每人发了若干胡萝卜后,表情很精彩。
    有的同学觉得自个今儿能吃上份量这么足的菜,得感谢有线系的同学。
    有的同学是羡慕,有的同学会眼红,有的则暗戳戳的想为什么自己系当初不种菜?
    甚至有的生出了不该有的想法……
    吃完饭,休息一下,来到教室,待人齐后,唐植桐关好前后门,走上讲台,将自己的盘算说了出来。
    不过这次唐植桐没有把具体的兑换比例说出来,只说尝试着去联系这种机会,如果有需要兑换的同学,可以在明天等自己回复,具体的兑换比例由自己去讨价还价,并言明不要外传,因为机会非常有限。
    之所以说机会有限,是因为全国粮票愈发的难搞了,粮食系统已经收紧了口子,很多不够级别的单位盖章的证明信已经不足以从粮店拿到票,要去上一级的单位盖章证明才行。
    站在讲台上,唐植桐将下面同学的表情尽收眼底。
    现在的大学生还没有经过社会的毒打,表情管理不到家,能从表情上看到很多东西。
    有些同学明显是支持的,有些则不然,可能觉得未必能换来多少粮食吧。
    强扭的瓜不甜,唐植桐也不是在座学生的爹妈,没有义务去说服每个人珍惜机会。
    机遇在前,能不能抓住是个人的造化。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