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8一苇渡江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不陌生,不光前几年从一时风光无限的神坛跌落到被口诛笔伐,甚至几十年后依旧有人想为他翻案,就跟有人试图给周扒皮、刘文彩套慈善光环一般。
    饭后,回到厢房,小王同学教育丈夫道:“武训的言行确实迷惑了很多天真的孩子般的不用脑筋的老好人,但你不一样啊。去外面可不能乱说。”
    “是,首长!”唐植桐主打一个听劝,立马立正给小王同学敬了个礼。
    按照唐植桐的理解,电影《武训传》有强行为武训漂白的嫌疑。
    武训吃了没有文化的亏,为了让家乡更多的孩子能读上书,才想着去办学。
    但办学是需要钱的,所以他走上了行乞的道路。
    这个“乞”可不是一些影视剧中的那种“老爷行行好、奶奶大慈大悲”,而是“你不给我,我就吃毒药死在你门口”,类似于乞丐社团、数来宝那样强迫要来的。
    虽然武训没有乱花乞讨来的钱,但他将这些钱攒下来拿去放了印子钱,利滚利的剥削他人。
    后来有了官方背书后更是依仗官势募捐。
    拿着这样的钱去办学,获得了交口称赞,名留了青史。
    这种行为在武训所处的年代是符合当时主流认知的,但不能到了新中国还人被称颂!
    眼下虽然没有“武训”了,但还有为“武训”鼓与吹的人,强行扭曲历史,《武训传》硬把武训塑造成了一个一心为人民,临了幡然觉悟的进步形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748一苇渡江(第2/2页)
    在唐植桐看来,即便眼下或者以后有“武训”这样的人都不奇怪,但有人替他宣传就不同了,借“武训”来达到什么目的才是根本问题所在!
    赚了不义之财,捐点款、做点善事、资助几个大学生就能洗清罪恶了?那跟花钱买“赎罪券”有什么区别?
    自己以后不会成为这样的人!
    吧?
    “没个正形。喏,咱妈今天给买的窗帘,让你挂起来。”小王同学嗔怪的拍了丈夫一下,指着墙角的两卷竖着的窗帘说道。
    “嘿,蒲帘!”唐植桐上前拿起来一瞅,认出了窗帘的材质,回头朝小王同学挤挤眼,说道:“还是咱妈贴心,生怕夏天热着你。”
    “哎呀~你这人真讨厌!”小王同学不依不饶,噘着嘴,跺跺脚,一副气嘟嘟的模样。
    “哈哈哈,来,帮个忙,拿个剪刀过来。”唐植桐见状哈哈一笑。
    小王同学生气是有原因的,去年是两人结婚的第一年,她脸嫩、放不开,哪怕是炎炎夏日,睡觉之前也得把窗帘给拉上。
    窗帘是布的,虽然遮挡性好,但透气性差,天热起来的时候,俩人每每都会折腾的大汗淋漓。
    好在去年时“灭四害”的余威犹在,经过一轮轮的全民运动,去年四九城百姓的夏天很清静,家里基本上没有苍蝇、蚊子。
    但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卫生运动就少了,截止到现在,好像只搞了两次,恐怕再过几天苍蝇、蚊子会有所增加。
    也许正是考虑到这一点,张桂芳才买的蒲帘吧。
    “这个要自己裁?”小王同学招来剪刀,看着丈夫耳朵上夹着根铅笔,拿着蒲帘在窗户上比划,时不时的用铅笔在蒲帘上做个记号。
    “对啊,各家各户的窗户不一样大,卖蒲帘的也得根据芦苇的长短来制作,所以难免有些尺寸不合适,剪掉就好了。”蒲帘上有好几条编织线,剪的时候得避开,唐植桐画线优着把编织线留在中间,这样看起来美观。
    “真没想到芦苇还能用来做窗帘。”小王同学看了个稀奇,盖房子的时候她见过苇箔,根根粗壮,眼前的窗帘则偏细小一些。
    “不仅能做窗帘,还能当草席,这些年已经被灯心草席替代了。
    我小时候那会可不比现在,那时候的房子绝大多数都跟咱家正屋似的,窗户都是采光用,是封闭的,所以极少有人用来当窗帘。
    也就现在新盖的房子多了,窗户设计成了可以打开的模式,这玩意才找到新的用途。
    这下你知道为什么那么多人抢着住楼房了吧?老房子不通风,到了夏天热啊!”说完,唐植桐还朝小王同学挤挤眼,这个热,俩人是很有体会滴。
    气的小王同学捏住丈夫腰间的软肉转了半圈,直到唐植桐求饶,保证不再打趣她才松手。
    蒲帘又叫苇箔或芦苇帘子,顾名思义是芦苇为编成的帘子,常用来盖房子,其他地方可能用来当窗帘,但四九城不常见这种用法,大多用来当席子、盖酱缸、咸菜缸。
    小王同学蹲坐在唐植桐对面,胳膊肘放在膝盖上,手掌托着下巴,看着丈夫沿着画出来的线剪蒲帘。
    唐植桐抬头看了小王同学一眼,可可爱爱的,忍不住逗道:“你知道芦苇能吃吗?”
    “芦苇还能吃?没见过。”小王同学瞪大双眼,想象不出人啃芦苇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