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新年快乐!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惊不小。
    你道为何?
    天下刀兵四起,狼烟滚滚,占山为王的强人特别多。
    结果,这几人,走到哪,都能碰到劫道的,好几伙人都想把张千、李万给杀了,拉宋江上山入伙。
    亏得宋江护着,不然张千、李万都不知道死多少次了。
    最凶险的一次,就是在揭阳岭上。
    宋江、张千和李万都被李立给药倒了。
    李立本来是准备劫财再……不是劫色,而是杀了宋江三人卖肉。
    可在李立翻看宋江的包袱时,发现了宋江的名章。
    李立想起李俊曾跟他提起过江湖上有一个仗义疏财、义气千秋的好汉,绰号及时雨,就叫宋江宋公明。
    李立想着,李俊去投水泊梁山歇马,没有带上他,只留他一个小人物在这揭阳岭上,如何能长久?不如结识点江湖豪杰,将来也好多条路。
    于是,李立就将宋江给放了,还给宋江拿了不少灵石,甚至还给了张千、李万点。
    简而言之。
    因为江鸿飞将李俊给收了,宋江这一路之上多遭了不少罪。
    在穆家庄,宋江差点没让穆春给打死。
    在渡浔阳江的时候,宋江差点没让张横给淹死。
    好不容易到了江州,宋江想好好服几年刑,然后回家想办法再回到体制内。
    偏偏,宋江在浔阳楼喝醉了,写下了“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四句诗,叫黄文炳看到了。
    黄文炳本是无为军在闲的通判,这人虽读经书,却是阿谀谄佞之徒,心地褊窄,嫉贤妒能,胜己者害之,不如己者弄之,专在乡里害人,心里也只想着害人,惯行歹事,无为军都叫他做‘黄蜂刺’。
    闻知蔡九知府是当朝权相太师蔡京的第九个儿子,黄文炳便时常过江来谒访蔡九,指望蔡九引荐他出职,再去当个大官。
    有人总结,古代读书人一共有四种
    一是读书做官,这是读书人最崇高的理想和信念;
    二是歌功颂德,为有权有钱有势力的人歌功颂德来换取自己的利益达到个人目的;
    三是告密,出卖别人为达到个人目的铺平道路;
    四是嫉贤妒能背后整人,使用阴谋诡计去害别人,达到目的之后便开始小人得志,在害别人的同时还嘲笑那些不如自己的人。
    黄文炳可以说是把这四条都占全了。
    就是这么坏的一个读书人。
    黄文炳一看宋江题得这首诗,就知道是反诗。
    ——敢拿自己跟黄巢相比,那不是想造反,想干什么?
    黄文炳拿给蔡九一看,蔡九也觉得这是反诗。
    也是宋江倒霉。
    就在前不久,彗星突然出现在了汴梁城的上空。
    街市又有小儿谣言两句道“耗国因家木,刀兵点水工。”
    正好应在了“宋江”这两个字上。
    得了戴宗通风报信和出主意的宋江,起初还想装傻充愣蒙混过关。
    可惜被黄文炳识破。
    黄文炳让蔡九对宋江用大刑,将宋江打得皮开肉绽。
    宋江挺不住这皮肉之苦,只能被屈打成招。
    蔡九和黄文炳破了这么大的案子,自然赶紧让戴宗去跟蔡京报喜,顺便问问蔡京,到底是将宋江押送到东京汴梁城行刑,还是就地处斩?
    宋江知道他自己这次麻烦大了,便托戴宗绕道去一趟乃头山,让晁盖想办法救他。
    出于义气,戴宗去了乃头山,将事情的原委如此这般跟晁盖等人说了一遍,求晁盖务必救宋江一救。
    吴用听后,看了一眼晁盖,然后说道“此事易也。现今蔡九差院长送书上东京去,讨蔡京回报。只这封书上,将计就计,写一封假回书,教院长回去。书上只说教把犯人宋江解赴东京,问了详细,再行处决示众,断绝童谣。等他解来此间,我这里自差人下山救了宋江哥哥。此计如何?”
    晁盖等人都觉得此计大妙,而且,好的是,萧让和金大坚就在乃头山上,干活的人都是现成的。
    吴用亲自与萧让商议写蔡京字体回书,去救宋江。
    而金大坚则趁着这个机会刻了蔡京的印章。
    假书信伪造好,戴宗揣好书信,辞别了乃头山上的一众头领,取四个甲马,拴在腿上,“嗖”得一下子就消失在了原地,很快就跑得无影无踪了。
    戴宗走后,乃头山上的一众头领继续吃酒。
    一个时辰后,吴用突然叫了声“坏了!”
    晁盖等人不解“甚么坏了?”
    吴用道“你众人不知。我们这封书信倒送了戴宗和宋公明性命也。”
    萧让道“小生这字写得没问题啊,就是蔡京来了,亦得说这字是他写的。”
    金大坚也极为自信地说“小生雕的名章,亦无丝毫差错,怎会害了宋江哥哥、戴院长性命?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