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四章 曾经的结义兄弟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治地位的主和派了。
    再次,老实说,赵构跟赵佶、赵桓以及他的族人没有多少感情。
    韦贤妃是不得风流天子、巅峰期嫔妃比江鸿飞还多的赵佶宠的女人。
    韦贤妃之所以能生下赵构,全靠乔贵妃帮忙以及她自己争气一次就中。
    也就是说,除了在韦贤妃身上播了一次种,赵佶和韦贤妃几乎再没有了交集。
    有一幅发生在赵构小时候的画面,始终在赵构脑中挥之不去。
    那就是,每到夕阳西下掌灯时分,韦贤妃总会站在宫殿的庭院里赏花,目光看似盯着花,实际上是在望着宫墙的那一边,面容忧伤,神色忧郁,直到青春不再,愁眉也未曾舒展过。
    长大之后赵构才逐渐明白,韦贤妃年复一年等着的是赵佶。
    只可惜,韦贤妃却始终也没有等来赵佶。
    连带着赵构也是不得赵佶宠的儿子。
    赵佶的态度,就是赵宋王朝皇室和宗室对人的态度。
    可想而知,赵构对那些从前对他一点也不好的赵宋王朝的皇室和宗室能有什么感情?
    而当初,赵桓派谁去跟大元帝国议和,江鸿飞就扣谁。
    说这个任务是九死一生也不为过。
    结果,赵桓派赵构去议和。
    这实际上就是让赵构去送死。
    为了让赵构死得安心点,赵桓特意升赏了韦贤妃和邢秉懿。
    至于邢秉懿等赵构的妃嫔?
    干大事的人,还能舍不得几个女人?
    那赵构的五个女儿呢?
    赵构觉得他自己还年轻,肯定还能生。
    再者来说,那五个都是女儿,又不是儿子,有什么舍不得的?
    赵构唯一舍不得的只有跟他相依为命的母亲韦贤妃。
    韦贤妃也是唯一一个赵构真心想救的人。
    不过,在赵构看来,现在还不是救韦贤妃的时候,再说他也听说了,韦贤妃在江鸿飞那里过得还不错,他也不着急将韦贤妃给救出来。
    总之,赵构不会因为感情用事,而自投罗网的。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赵构认为,宋军虽然不少,但他们大多都不听他指挥,最典型的两个例子就是手握重兵的宗泽和童贯,他们一个一直自顾自地跟大元军打,另一个则是一直按兵不动,赵构拿他们一点办法都没有。
    而且,宋军当中敢于跟大元军交战的只是少数,更多的宋军,见大元军来了,要么直接开城投降,要么四散而逃,就算有一些顽抗到底的,也只是为了保护他们自己的战略空间和他们自己的家乡,不是为了保护他赵构的江山社稷。
    赵构很想处置这些人,以儆效尤。
    可面对这种普遍现象,赵构根本追究不过来。
    关键,赵构怕他要是真追究了,这些人就更会投降大元帝国,或者更不听他的命令了。
    总之,在赵构看来,他手上的宋军,不仅不听他的调遣,还是随时都有可能炸死他的炸弹。
    赵构理所当然地认为,他绝不能率领这样的宋军抵御大元军的攻打。
    所以赵构只能跑。
    可逃过长江后,赵构发现,他已经无处可逃了,江鸿飞要是再对他穷追不舍,他就成了瓮中之鳖。
    没办法,赵构只能乞求江鸿飞放过他。
    为此,赵构甚至不惜搬出他老娘来,暗示他跟江鸿飞也不是外人。
    可能是赵构的诚意打动了江鸿飞。
    大元军竟然没有过江。
    不仅如此,江鸿飞还派柴进和萧容来跟赵构议和。
    赵构大喜过望,盛情招待柴进和萧容。
    柴进告诉赵构,他娘韦贤妃为江鸿飞生下了一个儿子。江鸿飞龙颜大悦。韦贤妃趁机为赵构求情。江鸿飞因为心情好,答应放赵构一马。
    听到这里,赵构的心里别提有多腻味了。
    但表面上赵构还是满脸堆笑的奉承江鸿飞道:“陛下真龙精虎猛也!”
    赵构无耻的样子,让很多宋臣脸上都露出失望之色,有些甚至对赵构露出鄙夷之色。
    当然,也有一些宋臣觉得,赵构做得对,在现在南宋小朝廷完全不敌大元帝国的时候,就得隐忍。
    楚汉战争时期,楚军找到刘太公与吕雉等人带回作为人质。
    楚汉两军在广武对峙,相持数月也未能分出胜负。
    刘邦于是派大将彭越袭扰楚军粮道,导致楚军粮草不足。项羽对此十分忧虑,便让人做了一个很高的砧板,把刘太公放在上面,底下放了一口大锅。然后项羽对刘邦大喊说:“赶快投降,不然就把你爹煮了。”
    刘邦回答:“我与你一同接受义帝的命令结拜为兄弟,我爹就是你爹,你一定要煮你爹,希望能分我一杯肉汤。”
    这才是干大事之人需要具备的素质。
    跟刘邦相比,赵构这太不足一提了。
    柴进没有嘲笑赵构,而是劝赵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