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一章 兵临汴梁城下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赵构看见这一幕,大惊失色,再也不敢提北上议和了。
    不过,赵构也因此开始畏惧“手段狠辣”的宗泽,以及他治下的“暴民”的残暴,甚至惴惴不安。
    耿延禧和高世则也觉得滑州太不安全了,建议赵构回到汪伯彦控制的韦城,将实情上奏朝廷,然后在韦城待命。
    耿延禧和高世则的提议正中赵构的心思。
    恰好,这时汪伯彦派人送来蜡书,告诉赵构,江鸿飞正在找他,请他速回韦城,从长计议。
    于是赵构一行连夜偷偷逃出滑州。
    赵构一行刚出滑州不久,汪伯彦派的刘浩以及两千宋军就接到了赵构。
    这时,赵构一行才有了安全感。
    让赵构热泪盈眶的是,尽管是深夜,但汪伯彦还是身穿戎装,肩背橐鞬,率领亲兵一千人,在郊外迎接赵构。
    赵构非常感动,他眼含热泪说:“它日见到皇上,当首先荐汪公担任京兆尹。”
    从此,汪伯彦开始受到赵构的赏识和重用。
    天快亮的时候,赵构一行已经安全抵达韦城。
    而宗泽,对此却毫不知情。
    赵构一行到达韦城不久,大元军就全面进入京畿地区,赵构与赵宋朝廷的联系也暂时中断了……
    ……
    江鸿飞是想抓住赵构,永绝后患。
    可赵构跟一汴梁城的赵宋王朝的皇室和宗室相比,太微不足道了。
    而且,赵宋王朝毕竟还没有灭亡,其统治还是深得达官贵胄、豪门大户、仕绅望族阶层的支持。
    关键,赵构只是赵光义一支流落在外的唯一一个皇族,实际上,赵匡胤一支流落在外的宗族,还是大有人在的,也就是说,就算没有赵构,那些忠于赵宋王朝的人还是会立别人来对抗大元帝国的。
    要是那些忠于赵宋王朝的人立一个英明神武点的人,而不是立赵构这个怂包,没准会给江鸿飞消灭赵宋王朝代来更多的麻烦。
    所以,对江鸿飞而言,能捉到赵构,固然好,要实在是捉不到赵构,江鸿飞也不会太强求的。
    目前,当务之急的是,江鸿飞得先消灭赵宋王朝的主力,也就是东京汴梁城中的赵宋王朝的皇室和宗室以及忠于赵宋王朝的人。
    四月十六,花荣部、林冲部、杨志部、史进部、唐斌部,在许贯忠的率领下,到达汴梁城外。
    大元军兵临汴梁城下。
    许贯忠等人并没有立刻展开攻城,而是直奔汴梁城西北郊,抢占了一個名叫牟驼冈的地方,并在那里安营扎寨。
    牟驼冈是赵宋王朝的天驷监即孳生马监之所,就是赵宋王朝养马的一个地方。
    这里养有两万余匹灵马,库房里的粮草饲料更是堆积如山。
    而且,牟驼冈地势险峻,三面环水,如同沙洲,背靠雾泽陂可作屏障,占据此地,易守而难攻。
    大元军占领牟驼冈,既可以补充大元军的灵马,也可以获得不少粮草辎重。
    没错。
    抢占牟驼冈,是江鸿飞君臣早就制定好的战略战策。
    见大元军兵临城下,汴梁城内的所有城门全部关闭,全城实行戒严,守城官兵在各自阵地上严阵以待。
    而城外,方圆数百里之内,不少百姓纷纷离家逃难,不想卷入到这场战争当中。
    当然,也有不少知道江鸿飞行事风格的民众,主动找来报道,想要帮大元军消灭万恶的赵宋王朝。
    值得一提的是,之前梁方平单骑遁归,从浚州马不停蹄地跑回汴梁城。他害怕受到军法处置,不敢入城,便在城外收集溃退散兵,驻守在外城西城墙一带。
    而何灌,先是退守汜水关。
    等到大元军追到汜水后,何灌手下的人马又望风惊溃。
    何灌无奈,只好率领剩余的兵马退还至汴梁城。
    何灌入城请求觐见,想要向赵桓禀报梁方平逃跑一事。
    可是,由于赵宋朝廷当时正处于纷乱之际,根本顾不上追查黄河失守一事,赵桓也没时间见何灌,只是令何灌控守汴梁城的西隅。
    随后,折彦质和李回也率领部分残兵败将退回汴梁城。
    赵桓同样没有追究折彦质和李回的责任,而是让他们率领本部人马跟着守城。
    赵桓下令,保甲、军人、百姓、僧人、道士等,全部登上城墙,守卫汴梁城。
    赵桓还下令,赵宋朝廷停止其他一切政务,各部门都要积极准备应战。
    而直到此时,赵桓都还没有放弃所谓的议和,并对停战还抱有一定的幻想,幻想着江鸿飞能够大发慈悲,拿着他给的一点虚名和仨瓜俩枣罢兵而回,所以,就在全面封城之前,他又令耿南仲和聂昌以通和国信使为名,立即出发,前去大元军中面见江鸿飞求和。
    另外,赵桓急召之前他所设置的四道兵马总管,即北、西、南、东四个防区,也就是北道总管赵野、西道总管王襄、南道总管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