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随时参与公司所做的项目,进行前景规划,风险评估什么的,还要跟进项目,随时根据项目进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财务方面的调整;同时,在常规工作方面,她需要随时和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沟通,对公司各部门正在进行的项目做财务方面的分析调整,参加各种应酬……
最终,在王墨十五岁那年,史凌波彻底告别公司,回家当了全职太太。当年因为忙着创业,王四海夫妇二人孩子要得有些晚,不像同龄人那样,二十五六岁基本上就有了孩子,而是直到三十岁左右,等公司有一定规模、生意也基本走向正轨后才要了孩子。
也就是说,当王墨十五岁时,史凌波夫妇也都过了四十五岁。美人迟暮本来就是件令人伤感的事,而此时丈夫正值壮年,事业有成,正是最具男人魅力的时候,是无数已婚未婚女人们的目标。加之史凌波完全脱离公司,失去了对公司的掌控,于是,她像很多白手起家后来功成身退的全职太太们一样,对丈夫由最初的无条件信任,逐渐发展到疑神疑鬼,最终到后来的杯弓蛇影草木皆兵。
尤其这两年,随着王墨出国留学,史凌波更是变本加厉,甚至有些神经质,把看住丈夫维护住家庭当成了终日为之奋斗的事业,并海纳百川,综合书本网络专家大师以及个人她人经验,总结出三点“护夫大法”:
一是要与丈夫保持在一丈以内的距离。丈夫丈夫,一丈以内是自己的丈夫,一丈以外就有可能成为别人的丈夫。王四海去外地出差,一旦时间超过三天,史凌波必定会不请自来,到丈夫出差的城市转转,给丈夫预警。如果发现丈夫此行身边美女过多,她还会突然以股东的身份参加谈判宴会什么的,将一切有可能的暧昧艳遇之类的统统消灭在萌芽状态。
平时,史凌波也会隔三差五不定期地去公司各部门看看,公司举行年会或是有重大活动时,史凌波也必定亲自到场,像一只母老虎在宣示自己的领地,以震慑那些蠢蠢欲动的潜在威胁者:这个公司是王四海的,但王四海是她史凌波一个人的。这是个相当于主权的没有商量余地的问题,她史凌波已经枕戈待旦,甚至是张牙舞爪,有谁不怕触霉头,尽管放马过来。
二是宁可错杀一千,也不要放过一个可疑之人。发现一丝风吹草动,马上采取相应措施,轻则请喝茶,重则让其立马走人,处理起来可以不择手段,甚至血腥暴力,绝不心慈手软,以告诫那些疑似小三的女人:王四海周围一丈之内,绝对是禁地,只有她史凌波一个人可以涉足,除她之外,无论是谁,一入禁地,格杀勿论。
三是广植党羽亲信,精心培养暗哨。史凌波的亲戚朋友同学等一些人,都被她安插在公司的相关部门,这些人就成了她在公司的眼睛。公司里新近发生的事情;哪个部门又新招了哪些女人,漂亮与否,有没有可能对她构成潜在威胁;王四海的日程安排;王四海出差或是参加宴会应酬,随行的女人是谁;平时哪个女人去王四海办公室的次数多,呆的时间长;王四海对哪个女人有好感……
如此种种,史凌波都会在第一时间知晓。但是史凌波深知,这些人都是“常规”武器,杀伤力有限,因为王四海也知道这些人和她的关系,不可能不防。因此除了这些人外,史凌波这些年还挖空心思,精心培养“余则成”似的暗哨。她知道,这暗哨才是她制胜的关键,甚至是救命的法宝,哪怕只有一个人
,危难之时也足以胜过千军万马。
在史凌波多年运作下,她对公司的情况虽不能说了如指掌,但也基本可以做到洞若观火。她就像一只技艺高超的蜘蛛,用这些明明暗暗的丝线,精心编织成了一张网,她要用这张网网住丈夫,同时粘住一切来犯之敌,在第一时间内将其一网打尽、斩尽杀绝。
但即便是这样,史凌波还是放心不下,疑心病也越来越重,最终发展成为类似于强迫症的一种心理疾病:只要是丈夫和她认为有可能的女人接触频繁,哪怕是因为工作关系,她也会认为这个女人一定会对她构成威胁,必欲除之而后快。
在这种心理驱使下,这两年史凌波没少闹出乌龙事件,尽管最后都被证明是虚惊一场,但史凌波非但不思悔改,反而愈加乐此不疲,甚至变本加厉。她认为这样不时敲打一下丈夫,敲打一下想往他跟前凑的女人,应该是效果不错的。
另一方面,王四海对妻子的做法苦不堪言,却又不忍心和妻子真正闹掰。总体而言,王四海还是非常注重感情的,尤其是对和她一起打下江山的妻子。因此,对于妻子的所作所为,他虽然有时气得不行,但是最后也都不了了之。他总希望妻子有一天能真正信任他。但是与此同时,对于妻子一次次的无理取闹甚至是荒唐透顶的行为,他也渐渐产生了不满乃至怨恨,甚至不只一次地想过,如果他真和妻子离婚会怎么样。
三人沉默半晌,王四海疲惫地摆摆手,“算了,我不想再纠缠这种无聊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