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叹口气,并没有王墨想像中的高兴。
虽然明知道再劝无用,但王墨还是忍不住道:“妈,您还是不要胡思乱想了。您想想,我爸才五十多岁,正是年富力强干事业的时候,怎么能把公司给我呢?而且就算他想退休,我现在也没能力接管公司呀……所以妈,我劝您哪,就不要整天瞎想了,一是对身体不好,再者我爸也不是那样的人……再说了,我爸让我当这个法人,也许有其他方面的原因吧?”
王墨虽不赞同母亲的观点,但也不好直接反驳。
“原因刚才我都给你分析完了,还能有什么其他原因?”史凌波不以为然。
王墨想了想道:“也许是我爸先把这个好地方给我占上,这样别人就不会争了,也免得我将来回来麻烦。”
史凌波摇摇头,并不认同。
其实更深一层的原因,史凌波并没有告诉王墨。
当初盛世集团进行股份制改革时,王四海和史凌波分别持有公司百分之二十的股份。在史凌波力争下,给了王墨百分之十的股份。其余的股份给了跟着一起打江山,立下汗马功劳的老臣,以及夫妻双方入股的亲属和相关投资人。
其实对于亲戚和社会人员入股,王四海本不同意,但无奈当时公司急需资金,因此只得出此下策。事后王四海颇为后悔。因为这部分股份占公司总股份的百分之五十,比重偏大,直接后果就是股东偏多,在重大事情的决策上,王四海颇感被掣肘。
因此,这些年来,王四海一边回购股份,一边力排众议,制定了一项制度:以后要进集团董事会,除了持有一定数量的股份外,还必须是在集团工作。
对这项制度,董事们是反对的,但史凌波也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因此坚决站在丈夫一边,又各自说服进入董事会的亲属,使得这项制度得以通过。
这样一来,集团的董事呈逐年减少趋势。因为有的董事去世或年龄大了,自动退出董事会,他们的子女如果不在集团工作,那就进不了集团董事会,虽然他们也持有足够的股份。
这种趋势一度让王四海夫妇颇感满意。所谓“夫妻同心,其利断金”。在王四海夫妇的共同努力下,集团越做越大,发展趋势一片大好。
之后,为了全力照顾儿子,史凌波回归家庭。开始还好,史凌波对丈夫非常信任,对公司的一切不怎么上心,一任丈夫经营,把精力全部放到王墨身上。王墨出国留学后,史凌波闲了下来,平时没事与一帮家境类似的富太太们美容旅游保健,耳濡目染,见惯了夫妻间的勾心斗角,渐渐地对王四海也不信任起来。加上安插在公司中的亲信为邀功,有的也说没的也说,致使她对丈夫的猜疑日甚一日。
后来,每当集团有重大决策,召开董事会事,她必定要参加,以彰显自己的存在和位置。尤其公司进人,或提拨中层以上干部时,只要是稍有姿色的女性,史凌波得知后,必定要反对,有时甚至联合其他董事,和王四海对着干,让王四海不胜其烦。
好在经过多年的清洗和回购,王四海本人持股增加到百分之四十,集团董事却少了十多个,剩下的也大都是王四海亲手提拨上去的。这样一来,王四海就牢牢地掌控了盛世集团。而当史凌波发现这一点时,已经无力回天。
为此,史凌波后悔不迭。当初回购股份时,王四海曾提议,回购回来的股份平均分给夫妻二人。但彼时史凌波的心思都在儿子身上,再加上对丈夫信任有加,而且股权转让手续烦琐,又是不定期进行,因此就没要自己那部分,都给了丈夫。
现在回想起来,也许当初丈夫就藏了心眼。再加上现在丈夫对自己的态度,史凌波越发相信自己被丈夫欺骗了。而此时王四海早已龙出浅滩,摆脱了妻子等人的束缚,在集团里说一不二了。
现在王四海让王墨做法人,应该是为王墨将来进入公司董事会做铺垫,但史凌波并没有说破。她现在要做的,一是保住自己元配夫人的位置,再就是“离间”儿子和丈夫的关系,让儿子时刻对丈夫充满警惕,以免将来像自己一样被耍了。而这两个目的是相辅相成的,保住一个,另一个就相对稳固;失去一个,另一个也就岌岌可危。
“妈,不管怎样,我都不相信我爸会像您想像的那样。而且……怎么说呢?妈,我劝您以后不要动不动就胡思乱想,更不要总和我爸对着干……这样下去,只会让我爸对您越来越反感,你俩的感情,也会变得越来越淡……这是我最担心的……”最后,王墨硬着头皮,说出了心里话。
果然,如预料中的一样,史凌波一听就炸了:“小墨,你也认为我是胡思乱想?你也不想想,我这么做都是为了谁?你真是没有头脑!你这么相信你爸,尽早要吃大亏的!你……你太让我失望了!”
“妈,有些话我必须说!我觉得您这阶段是不是精神太过紧张,才总是想一些不该想
的事……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