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二章 朱元璋摊牌,李善长懵了:竟真的被小小梅殷给扳倒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的亲笔书信中,所讲述的在中都城里的种种见闻。
    种种残酷。
    朱元璋心中怒火升腾,脸上却挂着笑。
    那些凤阳的老乡亲们,敲鼓唱歌更加的起劲儿了。
    这是他们的高光时刻。
    坐在边上的李善长,偷偷的观观察朱元璋的神色。
    一颗心彻底的放了下来。
    很好!很好!
    上位果然没有被那梅家那浑蛋小子,所横插的一杠子惹恼。
    并没有因此,而对自己产生什么不好的联想。
    这里就能看得出朱,元璋的控制情绪的本事。
    当他真到了需要控制情绪的时候,哪怕心里面再暴怒,都能够很好地,将真实的情绪给忍耐下去。
    不让别人察觉。
    连李善长这等人,如此近的距离都察觉不出分毫来。
    功力如何,可见一斑。
    或许朱棣造反之时,那精湛的演技,就是继承于他爹朱元璋。
    那些表演凤阳花鼓的凤阳老乡亲,连跳带唱带敲鼓,一连来了三遍。
    朱元璋这才从辇车上站起身来,笑眯眯的走了下去。
    李善长也慌忙起身,在边上扶着朱元璋。
    他知道,朱元璋这是要给老乡亲们亲近亲近。
    果然,朱元璋下了辇车,来到这些老乡亲们身边,笑着和他们打招呼。
    很是亲切和蔼,哪里还是那个十分威严,令许多人都不敢触其怒的洪武皇帝?
    “李大叔,张六子……”
    朱元璋一一喊着这些人的名字。
    “你们能来这儿迎接咱,咱是真高兴。”
    说着,就给这些人亲切地唠起了家常。
    说了一会儿,朱元璋开口道:“咱这次回来,就是要看看中都城的。
    这中都城你们都去了没有?
    建的咋样?”
    朱元璋望着他们说道。
    “去了去了。”
    领头的李大叔连连点头。
    “这次我们还在那里,待了两天哩!修的真好!
    看起来就像是天上的宫殿一样。
    比那应天城都还好看!
    韩国公他们,是真的尽了心。
    今后上位您来到了这中都住下,咱们这些老乡亲们心里都有了着落。
    就能经常见到您了。
    老乡亲们都盼着这一天呢!
    您是咱这边出来的皇帝,对咱们又这样好。
    不服劳役不纳粮,日子都过得好。
    吃得饱饱的,和蒙元时候比,那可真的是,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咱老乡亲们,对上位您是真感激……”
    这刘大叔满是感激的说着。
    对于朱元璋到感激敬佩之情,溢于言表。
    毕竟眼前的人,早就已经不再是那个穷的饭都吃不起的放牛娃。
    不再是那个父母去世时,连一块埋葬的地方,都没有的朱重八。
    而是大明的皇帝!
    也确实给他们这些人,带来了切实的好处。
    李大叔在说这些话的时候,还把韩国公给夸了一遍。
    朱元璋笑着点点头,又问道。
    “就你们知道的,那众多给咱修中都的劳役们怎么样?
    他们吃的如何?”
    李大叔开口道:“他们吃的是真挺好,一天三顿饭,每一顿都有饼子。
    喝的粥,插筷子不倒。
    还有咸菜吃。
    一个月还能见两三次荤腥。”
    朱元璋点了点头,面上笑意更浓。
    “那睡的地方呢?”
    “睡的地方也好,虽然有不少都是用茅草搭出来的棚子。
    可这茅草用的很厚实,有些外外墙还糊了泥,风吹不进去,很暖和。”
    “一天三顿饭不说,每天还会给他们烧热汤。
    这伙食好的不得了。”
    “是啊!是啊,俺都羡慕的想要去修中都成城了。
    这样的好待遇,历朝历代都没有过。
    也就上位您修中都城,才会如此舍得给这些劳役,好吃好喝好待遇。
    “是啊是啊,不仅吃得好,住得好。
    这些劳役们,还有专门的大夫给他们看病。
    谁生病了,都会有免费的药吃。
    要是病的厉害了,还可以休息。
    把身子骨养好了,再接着去干活。
    “对对,这劳役每个月都能休息上三天……”
    “上位不光管吃管住,还管他们看病吃药,还有些银钱拿。
    那些劳役们,一个个都高兴的很……”
    这些穿着喜庆,腰间绑着花鼓的一众凤阳老乡亲们,围在朱元璋身边,一个劲儿的在这里说起了中都城的事儿。
    以及中都城的那些劳役的事儿。
    “听说有的劳役,不仅没有瘦,反而还胖了不少……”
    “好!好!好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