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七章 讲道理讲不通?那就杀上一茬吧!!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喝了两碗酒之后,朱棣开始在这里,和梅殷说了起来。
    梅殷忙道:“四哥,这事儿和我说合适吗?”
    在不进行死谏时,梅殷在很多事情上,其实还是挺有分寸的。
    有些事过于机密,他其实并不太想知道。
    朱棣闻言笑道:“没事儿,特别的合适。
    话说,这还是父皇有意无意的和我专门透露过。
    虽然没有明说,却也能够看得出来,父皇比较乐意我把这些说给二妹夫你听的。”
    说起自己父皇的这些操作,朱棣也忍不住为之笑了笑。
    觉得自己父皇的一些行为,确确实实挺好玩的。
    听到朱棣这么说,梅殷就不再多言了。
    “二妹夫,你是不知道江南那边的那些士绅们,有多可恶,多张狂。
    父皇这边已经是明里暗里,把消息给释放了出去。
    并让人到那边,进行负责做这事。
    已经算是给那些人释放善意了。
    可是,那些江南的士绅大户,尤其是那些靠着走私发财的人。
    那叫一个嚣张跋扈。
    根本就不理会父皇派去的人。
    他们看起来一个个都很恭敬,可实际上,有用的话是一点儿都不说。
    内里傲慢的紧。
    这是吃定了,父皇把市舶司弄不起来。
    也是想要用这样的办法,来让父皇知难而退。
    还做着他们的春秋大梦,想要继续独占这些利益。
    这些狗东西,今后一个个有他们受的!
    非把他们都给砍了不成!”
    朱棣在说其这话时,忍不住骂骂咧咧。
    显得很是气愤。
    而梅殷对朱棣这些人,会有这样的反应,那是一点都不意外。
    正所谓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
    那些人,之前付出了多大的努力,才终于是把市舶司给搞黄了。
    后面,更是直接让朱元璋关了市舶司。
    现在,朱元璋又准备重设市舶司。
    那这就是是典型的,要从他们嘴里面抢肉。
    那些人要是会配合才是怪事。
    而且,这些人一个个都嚣张跋扈惯了。
    觉得这事情,他们还能够再扛上一扛。
    还能够让朱元璋知难而退。
    但……这怎么可能?
    自从朱元璋知道了市舶司有多赚钱之后,他们就不可能会成功!
    朱元璋绝对会赢。
    只能说,这些人是真的好死。
    敢在这件事情上如此跳。
    接下来,等待他们的绝对不是什么太好事!
    这个时候敬酒不吃,那今后就要吃罚酒了。
    对于这些人今后的遭遇,梅殷这一点都不同情。
    这些蛀虫,吃得脑满肠肥。
    被元朝的包税制就被养刁了胃口。
    按照原本的历史,到了明朝后面,也更是过分。
    一直不曾断绝。
    有着无数的人从中牟利业,吃的满嘴流油!
    关键是,还特别的会哭惨!
    会给他们那个阶层争取利益。
    吃着大明的,喝着大明的,赚着大明的钱。
    还各种的不满。
    他们的日子,就是过的太舒服了。
    在大明末年,清军入关之后,很多士绅,以及更高的阶层,不惊反喜。
    欢天喜地的去迎清军。
    想要继续保住他们的利益。
    觉得大明的灭亡,和他们没什么关系。
    再然后,就被不讲武德的清军,给好好的教训了一番。
    这些人,一直到清朝的时候,才算是变得真正的老实。
    虽然梅殷对于清朝的很多事,并不怎么认同。
    但是,只论他们对这个士绅阶层的处理,是真解气!
    一顿的乱刀子砍下去,这些人顿时一个个就都老实了。
    所以说,明朝的那些皇帝,就是把他们惯的太狠了。
    但凡他们能够把这些人如同割韭菜一样的,割上一茬又一茬。
    给他们杀的服服帖帖。
    那么大明的国祚,至少也能够延续上不少年。
    不至于那般早的,就丢了江山。
    “四哥,确实该杀!
    给他们讲道理,他们是不会听的。
    讲道理,他们只会觉得你怕了他们,有求于他们,要和他们商量。
    有些时候,该动刀子了,就要动刀子杀上一批。
    多砍杀上几批,他们就变得老实了。
    这些人,属于典型的蹬鼻子上脸。
    给他们阳光就灿烂。
    不好好的杀一杀,今后肯定会遗祸无穷!
    “好,二妹夫你说的好!!”
    朱棣也忍不住拍手称赞。
    “你这话,和父皇的意思是差不多的。
    父皇也是这么想的,我也是这么想的。
    这些人就是该杀!
    先让他们猖狂一段时间吧,现在他们最大的依仗,无非就是外面的那些海寇。
    等到我们这边的大军,到了海上把那些海寇,一股脑的都给解决了,看他们到了那时又该如何!
    到了那时,就该给他们算总账了!”
    朱棣在说这话时,显得杀气腾腾!
    梅殷对于朱棣也说出这样的话,也并不意外。
    毕竟真的算起来,明朝士绅阶层飞速壮大的苗头,就是朱棣去世,他的胖儿子明仁宗朱高炽即位之后,才开始的。
    老朱在的时候,还有朱棣在的时候,那些人是不敢太胡乱办事儿。
    如此说着,朱棣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面带一这嘲讽之色。
    “那些狗东西,还以为我大明没有办法,奈何海上的那些海寇?
    却不知道,二妹夫你早就已经弄出来了洪武大炮,威力十足。
    那些海寇,和这众多的洪武大炮比起来,差的太远了!
    接下来,就送给他们一个大惊喜!”
    朱棣心里面也憋着一股劲儿。
    听着朱棣说出来的话,看看朱棣的神情。
    梅殷觉得,因为自己的出现,只怕朱棣今后,很有可能是要在海洋上多活动了。
    如此一来,他的这燕王的封号,就有些不太合适了。
    那今后,朱元璋会不会给他改封号?比如改成个海王?
    毕竟他是海上做事的嘛!
    如此想着,便不由的笑了起来。
    觉得这还真有趣。
    当天晚上,梅殷这边,继续把酒水安排上。
    一直谈了很晚,放才歇息下……
    ……
    第二天,朱棣从双水村这边告辞,返回到了京师。
    第一件事不是回家,而是先到武英殿去见朱元璋。
    要把一些事情禀告给朱元璋……
    ……
    而在朱棣离开之后,梅殷坐在这里沉思了一会儿,也拿起了纸笔。
    开始动手,在这里做他应该做的事。
    这是一件很重要很重要的事情。
    这件事到了此时,也该提上日程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