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六章 朱元璋懵了:咱施行海禁,真的错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这个时候,一下子就有些说不出话来了。
    而那一直看着朱元璋的马皇后,留意着事情发展的李景隆。
    包括心神紧绷,时刻留意着自己父皇反应的宁国公主,这个时候也全部都察觉到了朱元璋的异样。
    这……这不会吧!
    不会真的是被梅殷给说中了吧?
    那若是这事儿被梅殷给说中的话,可就太惊人了!!
    “重八,怎么了?
    莫非……真的像是梅殷这孩子所说的那样?”
    马皇后望着朱元璋,显得有些迫不及待的询问。
    李景隆还有宁国公主两人,也都同样是把耳朵高高的竖起。
    倘若在这事情上,真的是如同梅殷所说的那样?
    这一次的事情,那可就太大了!
    李景隆和宁国公主两人,最开始想到的都是梅殷有救了。
    不会因此而被皇帝弄死了。
    而李景隆在放下心来之后,想的更多。
    那就是陛下之前所看到的账目,为什么只有最后二三十年的、市舶司不赚钱的账目。
    那些市舶司赚钱的账目,为什么他就没有看到?
    这难道……真的只是一个巧合?
    可在这种事情上,真的就能这么巧?
    李景隆多少是有些不太相信的。
    这件事儿,只怕有很大的可能,是有人在背地里暗自操控。
    想要陛下只看到这些不赚钱的账目。
    从而推动市舶司,被陛下关闭。
    再想想,倘若市舶司之前真的如同二姑父所说的那般那样挣钱,再和舅爷所看到的、不挣钱账目结合一下……
    李景隆忍不住深深的打了一个寒颤。
    这件事,弄不好水很深啊!
    甚至于一个不留神,在如今的大明,都会掀起一场腥风血雨!
    舅爷甚至于会杀的人头滚滚,也不是没可能!
    这到底是谁,有如此包天的胆子?
    当真是头铁的不像话!
    原本以为二姑父,对舅爷进行死谏的事儿,就已经足够令人吃惊的了。
    胆子大的吓人。
    现在看来,二姑父的胆子还并不是最大的。
    有些人胆子更大。
    虽然并没有如同二姑父这样,直接对舅爷进行死谏。
    可是暗地里做的事儿,胆子却比二姑父更大!
    那简直就是直接奔着抄家灭门上去的!
    什么人,竟然敢在市舶司这样的事情上做手脚?!
    朱元璋听了马皇后的询问,沉默了一下,点了点头道:“对,妹子,咱之前所看到的,元朝的市舶司的账目,确实只有后面二三十年的。
    在此之前的账目咱并没有看。”
    朱元璋说这话时,声音显得有些闷闷的。
    那握在手中,指向梅殷的剑,这个时候都向下垂落了下来。
    看起来没有之前有气势了。
    而随着朱元璋这一句话说出。房间里的气氛顿时为之一变。
    马皇后,李景隆二人为之吃惊。
    这事,居然真的是!!
    宁国公主则抱着梅殷喜极而泣。
    既然自己的夫君,没有在这件事情上说假话。
    那这一次事情,也就过关了!
    自己夫君不会再有性命之忧。
    对于宁国公主而言,这就是最最值得令人欢喜的了!
    而且,再往深处想一想,这件事情自己夫君说的是对的,那么等于说自己夫君又立下了一个天大的功劳!
    市舶司一年收入,最高能超过三千五百万贯!
    别说是最高了,只每年能达到两千万贯,那都是何等惊人的财富!
    对于大明,对于父皇而言,将能够起到多大的作用!
    这事不敢往深处想,只要一深响,就会让人为之吃惊,振奋!
    自己夫君果然是为了天下,为了大明着想!
    虽然在做这种事情的时候,过于突然,让自己跟着担惊受怕。
    可是自己夫君,每次死谏,都是真的看出来了大明存在的巨大危机。
    自己夫君,当真是一个极为伟大之人!
    这一刻,彻底放下心来,不用担心梅殷会死的宁国公主,对于梅殷的敬佩,更是蹭蹭的上涨。
    这就是自己的夫君啊!
    以往自己很佩服那些忧国忧民,为了天下社稷,黎民百姓能奋不顾身站出来的人。
    哪能想到,自己的夫君就是这种人物!
    至于朱元璋,这个时候已经顾不得去生梅殷的气了。
    也不想再动手砍死梅殷了。
    这个时候,他的心情极其复杂。
    李景隆在得知了这些事情后,尚且能想到这件事情里面的水很深。
    只怕是有些人,在里面做了手脚。
    作为当事人,还是取得了这种成就的朱元璋,又岂能想不到这些?
    倘若市舶司之前真的这样赚钱,那么这一次的事情,对朱元璋而言打击很大。
    是继中都城上的事,以及廖永忠的事情后,又一次很沉重的打击。
    也将会进一步消磨朱元璋,对勋贵们、准确的来说是勋贵中一些人的耐心!
    在加速了败光朱元璋对他们的好感。
    让朱元璋对他们的忍耐,越来越少。
    那可是每年至少是两千万贯的进账!
    自己大明开国到现在,日子一直都过得紧巴巴。
    很多事都是因为钱财不够,而只能暂且搁置,或者是先少办一些。
    一直等到今年,自己正式推行宝钞之后。
    这种情况才算是有了显著的改善。
    可结果就是在这种情况之下,让他得知这样一件事情。
    朱元璋又岂能不怒?
    深吸一口气,沉默了一会儿的朱元璋,突然间又非常出人意料的将目光投向了梅殷。
    “你说的不对!既然你说那市舶司,在此之前那样赚钱。
    为什么到了元朝的后几十年,却一下子衰落至此?
    只挣那么点儿?
    等到咱大明的时候,市舶司每年的进账,更是少的可怜!”
    随着朱元璋的开口,其余人也都纷纷反应过来。
    把目光投向了梅殷。
    是啊,这到底是为什么?!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