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八章 洪武版本的内阁制度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各方面都臻于完美。
    自己来这边问二妹夫,果然是问对了。
    哪怕他也知道,二妹夫这个时候所说出来的这个办法,有很大的可能是二妹夫从看到的一些历史里所得到的。
    但别管怎么说,对于朱标而言,就是有用。
    他也觉得,这就是二妹夫给出来的主意。
    梅殷此时给朱标所说的,自然就是大明在今后,所发展出来的内阁制度。
    但是他所说的,并不是完全体的内阁制度。
    毕竟完整的内阁制度,除了外面的内阁之外,宫内相应的还有宦官组成的司礼监。
    但是这些,梅殷觉得完全没有必要说出来。
    因为老朱肯定是不会用的
    对于后宫干政这事,朱元璋是深痛恶绝!
    大明皇宫里现在的太监,绝大部分都不识字。
    也有这方面的考虑。
    按照原本的历史,大明皇宫里的太监,被人教着认字,还是到朱瞻基这个所谓的六边形战士时,想要偷懒当懒狗。
    才将之给定下的。
    让宫里面的太监,读书识字。
    也是从这里开始,逐渐形成与内阁形成相应的太监批红等制度
    在皇权的轮替当中,皇权被进一步的削弱。
    朝臣的权力大大的增加。
    文人士大夫的力量越来越强。
    皇帝为了和外面的朝臣进行相抗。
    才把太监给推了出来。
    用太监和朝臣进行抗衡,这是很早就有的做法。
    当皇帝的权力被不断的吞噬了,外面的臣子和皇权之间的争斗越发激烈之时。
    皇帝往往会用出两**宝。
    一是太监,二是外戚。
    制度的制定,都是按照当时的真实需求来的。
    只有符合当时客观情况的制度才是好制度,不存在一成不变的制度。
    梅殷觉得,如今有朱元璋朱标坐镇,现在的大明需要内阁制度。
    但是,却并不需要那种,有司礼监的内阁制度。
    现在这个就够用。
    至于说后面的事情,按照后面的发展,再做出一些改变就行。
    不要想着制定一个万世不移的制度。
    这根本是不可能的。
    世界在发展,情况在变化,那相应的制度以及一些应对办法也就需要发生改变。
    不然的话,旧的制度不适应新的情况,必然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
    甚至也会引发灾难!
    朱标已经是迫不及待的拿起笔,将这些给记录了下来。
    觉得二妹夫说的,都是金玉良言。
    梅殷见到朱标这般认真。想了一下,便又开口道“大哥,除了这方面外,我觉得在军制上面,或许也可以再进行一定的改动。”
    朱标闻言顿时抬起了头“二妹夫,快说。”
    他已经迫不及待了,并且还显得很惊喜。
    本来自己这次过来,就是向二妹夫询问,在废除了丞相,还有中书省后。
    大明该如何进行相处。
    没想到,自己家妹夫居然还说出了,更深层次的一些东西。
    二妹夫所说的这个解决办法,就已经如此好了。
    那再说出来的,肯定也都是特别好的金玉良言!
    梅殷道“在兵马这上面,看得出来,父皇对于不少事情是有些不放心的。
    那么也可以设立出一个机构来,专门应对这军事上的事儿。
    比如给它起个名字叫做军机处,里面的军机大臣并没有什么决策权。
    最大的用处就是,当个传声筒,来承接传达皇帝在军事上面的意思。
    而且,这军机大臣并不是高官。
    只是一些低职高权的存在……”
    梅殷在这里向朱标说军机处的事儿。
    内阁,以及后面的军机处,两个机构出现后,可以说是将皇帝的权力弄到了顶峰……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