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五章:做好事正反馈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还有个她没见过的女士,听人说姓朱,华裔,现场很活跃。
    赵女士不想社交,她家老苏也不用她社交,所以她也就安静的坐在角落。
    主要是来看闺女的画,还有顺便看一下画闺女的画的人。
    只是顺便。
    第一次见到他是听他在台上唱歌。
    那一次,赵女士也鼓掌了。
    搜书名找不到,可以试试搜作者哦,也许只是改名了!
    有点欣赏,唱的确实很好。
    但是那时候没有感觉小夥子帅,就觉得他唱歌好听,很有感染力。
    现在却能get到他的颜值。
    觉得很耐看,越看越帅。
    有点理解自家那个说不谈恋爱不喜欢男孩子的闺女,为什麽瞒着她谈恋爱了。
    虽然一开始有点生气,担心闺女被骗。
    当妈的不分高低贵贱,共同担忧的内容。
    但是现在又感觉这男孩子真的挺不错的。
    有能力,还有爱心,看着人品挺好的。
    至於冯浩画的另外一幅画,其实一开始赵女士没有想起来是谁,但是後来想到了,闺女的舍友。
    赵女士是真的爱画的人,至少比现场百分之八十买画人,更懂画。
    正是因为看到那幅画,反而觉得冯浩对那姑娘是没有其他心思的。
    一幅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画家的自我剖白。
    赏画人和画家本人在看同一幅画的时候,心理会产生共鸣,这一刻心理是有链接的。
    这也是很多爱好艺术的人会莫名其妙爱上艺术家本人,大约是在作品中找到那种心灵共鸣了吧。
    这笔钱不少,对赵女士来说,纯粹是爱闺女的加成,也不知道哪个脑残跟她竞拍,她让助理盯着,务必买下。
    最後加到了五百W。
    这钱给的不爽快。
    因为想到自己要给女儿喜欢的黄毛五百万,然後黄毛有钱了,更好追自己女儿,这有一种资敌的坑妈感觉。
    结果这钱小夥子自己压根没有留,他居然就说捐了。
    他知道这是多少钱吗?
    赵女士牙疼的想,他应该知道,他送给闺女那幅画,也是自己花五百万买的。
    如果说对方是为了钱接近自家闺女,看小夥子这修长漂亮的手一挥,全捐了,视金钱如粪土,比他那艺术家老师石院长更洒脱。
    赵女士一时间心情复杂。
    而现场正在积极社交的朱女士,心情更复杂。
    她穷过,苦过,也暴富过,又被骗光过,再从头开始,从无到有,这一生十分坎坷。
    她华丽归来,豪掷千金,想把这幅画买了送给女儿。
    她是个很聪明的女人。
    可是此刻听着台上少年语气慢慢的平平的,说要把这些钱捐了,捐给什麽西部偏远的县城的医院和学校。
    朱女士第一时间甚至是有点生气,郁闷。
    捐了算什麽?
    她跟着其他人一起鼓掌,面露赞赏之色。
    而下午冯浩乾妈一家也在。
    乾爸本来来捧场,看着旁边的画的价格,心理价位最高就是200W,毕竟只是为了支持一下孩子,再要是别人有出价,他也不会加价了。
    只要有人买就行。
    本来是担心没人买,打击孩子自尊心。
    如果是他闺女莉莉有画作展览,沈院长大约也是这样,不过闺女不画画,好像喜欢做那个毛毡,之前看她做过,毛毡做的布娃娃,不知道那个有没有展览。
    闺女不开心的时候就拿针扎扎扎,然後用毛毡扎出一个小人……沈院长经常看的心惊肉跳,还好闺女不学针灸。
    这次来首都开会,顺便见见自家认的乾儿子。
    妻子有提过要给乾儿子送点东西。
    沈院长也思考过,但是有时候真的担心看错人,他亲兄弟姐妹亲爸妈都因为钱跟他闹的跟仇人一样。
    还是只知道明面上的那些钱的情况下。
    所以带乾儿参观药企,也算是老两口观察乾儿子的一个过程。
    包括晚上住酒店,沈莉口无遮拦说自家是房东,沈中林夫妇也没有制止。
    沈莉在外面其实也比较乖,不会随便炫耀,主要是对着冯浩才说的。
    他们喜欢看乾儿子在台上闪闪发光的感觉,带入长辈的心态,确实挺骄傲的。
    可是在听到冯浩说把净收入都捐了的时候,还是捐到康喜县,舍友老家,具体帮忙的时候,老沈的心狠狠的感动了。
    他老家也是农村的,虽然跟冯浩舍友不是一个地方,但是环境也差不多,可能还更糟糕一点,那里的穷和苦,他是很理解的。
    他之前私下也为老家县城建设贡献了很多。
    都是匿名捐的,他明面上这一点钱,亲戚都闹的不休,要知道他捐过那麽多钱,亲戚估计恨不得生撕了他。
    而他收了冯浩为乾儿子,跟冯浩亲爸妈也建立了联系,知道他家的情况,就是正常家庭,条件不算非常好,也不差,但是家庭环境很好,亲戚关系很不错,很和睦。
    有时候看一个人怎麽样,看不出来,也可以参考对方家人。
    沈中林看着台上的少年,落落大方,眼神清澈。
    他跟着鼓掌。
    然後转头对身边的媳妇道:“你不是说想给你乾儿子送东西,那乾脆把中关村那边那套房子转到他名下吧,那房子环境好,两百多平也够用,离清北学校比较近,离他老师也近,以後万一他要来首都深造,也比较方便,不用住酒店了。”
    ……
    搜书名找不到,可以试试搜作者哦,也许只是改名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