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这形容词恰如其分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这是古圣先贤的真知灼见,臣等绝对没有异议。”
    “好!”
    朱允熥很满意,然后接着问道:
    “那治大国若烹小鲜呢?!
    众卿认同这个说法吗?!”
    众人不知道朱允熥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这句不是老子说的吗?!
    这谁能反驳?!
    而且这两句话跟你取消户籍制度有什么关系?!
    众人不解,但是看到朱允熥在等他们回答,也只好陪着说下去:
    “臣等认同。”
    朱允熥冷笑了一声:
    “好,那孤来问你们,脾气了脾气这些名师大儒,
    在这些比喻里,古圣先贤把天下看做是一个什么状态的东西?!”
    “啊?”
    把天下看做是一个什么状态的东西?!
    “孤来告诉你们,是一个动态的东西。
    现在你们明白孤为什么要取消固定户籍制度了吧?!”
    “这两者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吗?!”
    其实有的文官已经明白了朱允熥要说什么。
    但是为了他们的立场,他们不想现在就承认。
    而朱允熥也没打算让他们自己悟出来这么高深的道理。
    他直接侃侃而谈起来:
    “这就说明,自古以来,为政者要因时而异,因势而动。
    应该把国家当成动态的所在!
    而我皇爷爷的治国理念却是盖房子。
    他是不是曾经说过,建基立业,犹之盖大房子,
    剪伐斫削要用武臣,藻绘粉饰就非文臣不可。
    所以,他把大明帝国当成了固态的机器。
    同时把大明百姓当成了自己的私有财产。
    因为,他从乱世中走来,他认为,流动,是具有不稳定性的,
    同时也最难掌握。
    不但容易藏污纳垢,同时还极易滋生不安定因素,从而产生动乱。
    可是这种思想是错误的。
    以为大明太庞大,太复杂了。
    作为一个帝王,不能把大明帝国当成是一个村子
    更不能把自己当成村长。
    用方格子固沙法来治理百姓。
    这样的结果就是大明建国到如今,已经过去了整整二十六年,
    可是社会经济依然处于最开始的状态,
    除了没有大的暴乱之外,几乎没有什么发展。
    因为固定户籍制度和路引政策,这两项政策,
    直接扼杀了每个人的个性,主动性,创造性。
    这天下人成了鸟之在笼,兽之在押,虽欲放逸,有不可得。
    这不是彻底颠覆了人和土地的关系了吗?!
    人成了土地的附属物品。
    把老百姓驯化成了专门提供粮食的顺民。
    非但打压商业,同时还限制人们的创造力。
    这样的制度你们竟然说好,竟然闭着眼当一个被百姓供养的硕鼠?!
    躺在食物链的顶端安心享受?!”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