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人才难寻(求订阅)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张逢时摇摇头,道:
    “西北光学仪器厂那边传过来的消息,就只有这么多,具体情况的话,我也不好判断.”
    作为一名老狐狸,他才不会替不清楚来历的人说什么好话呢。
    他能毫无保留地把他自己知道的事儿告诉陈国华,就已经很不错了。
    就这,还是看在陈国华以往作出的贡献和努力份上,否则的话,这会儿他才不会帮陈国华这么多。
    自古人情债最难还,所以张逢时轻易不会去做这样的事儿。
    陈国华听完之后,沉吟片刻,觉得还是慎重一些为好。
    甭管如何,自己团队里出现这样的人。
    尽管这个人是在西北那边犯了事儿,传不到京城这边来。
    但有句话叫,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这个时代的信息传递,确实是很慢,靠报纸、电报之类的工具来传递。
    几乎是不可能让北汽制造厂这边的职工,知道西北顾克铮这个人的过往。
    然而,万一呢?
    万一好巧不巧,就有人也是刚巧从长安过来过来京城的,又刚巧见过顾克铮,还知道对方这些事儿的人。
    嘴巴稍微一偏,得,即便顾克铮改过自新了,那也架不住三人成虎啊。
    因此,陈国华还真得好好考虑一番。
    否则的话容易阴沟翻船。
    仔细看看陈国华目前领导材料科研所的团队,那都是年轻化队伍啊。
    几乎都是年轻人的队伍,也出了一个类似邓韵秋这样的人。
    甚至裴益民也差点被陈国华给踢出去了。
    所以他是容不得这样的沙子,否则的话,他哪里会那么顺顺利利,隔三差五地搞出成绩来?
    为什么中科院就那么慢呢?
    又为什么他会那么讨厌第六研究所的魏祖业、李秉成他们呢?
    这一切并非不是没有原因的。
    “那好,你好好考虑一番,决定了之后,告诉我一声,不过最好不要太迟啊。”
    听到陈国华的决定之后,张逢时便如是说道。
    前者立马点头,表示自己会在三天之内作出决定的,麻烦领导了。
    “不麻烦,你也别这么客气。”
    张逢时刚说完,正巧这个时候有人来找他,陈国华便顺势提出了告辞。
    回到北汽制造厂之后,陈国华就把这件事给抛之脑后了。
    他决定了,等魔都照相机厂的向叔宝和钱伯荣两位技术员到了之后,跟这两人聊过之后,再做决定。
    如果向叔宝和钱伯荣两人的技术还不错,那么他就不要那位顾克铮了。
    但如果差了一点,那还是冒个险吧。
    定下之后,他就没有再烦恼这件事儿了。
    纤维研究小组,齐北过来通知说,纤维材料再次有了突破。
    “具体数据怎么样?”
    陈国华跟着齐北一起走进纤维研究车间内,边走边问。
    后者很快就汇报了详细的数据,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分别为5100和256,而耐高温程度、质量、耐腐蚀性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听到这里,陈国华心说,又是跟挤牙膏似的,什么时候能有更大的技术突破呢?
    中低端的碳纤维,在航空领域当中,并不能成为替代钛合金等合金材料的最佳材料。
    简单来说,打不过!
    如果碳纤维材料发展不起来,那真的是白白浪费了陈国华的技术资料了。
    毕竟除了碳纤维材料之外,还有碳纤维复合材料,这才是航空工业材料的未来。
    “好了,大家最近都非常努力,我都看在眼里.”
    确认了一下目前的最新材料测试结果,陈国华总结了一下。
    勉励了一下大家,然后很快就离开了这儿。
    因为没有什么好说的,他的目标,早就设定好了,只等他们完成。
    裴益民、顾崇杰、吴忠明等人看着陈国华离开的背影,面面相觑之余,也不由沮丧了起来。
    看来他们发愤图强,努力地干出一番业绩来,恐怕是得不到陈主任一句热情的欢呼和鼓励。
    加油吧!
    傍晚,回到家的陈国华,在吃饭的时候,听着于沫离、三小只、七姐、大侄子他们的闲扯淡。
    聊着聊着,云婉裳见他今天话很少,不由询问他是不是工作遇到什么问题了?
    “不是什么问题,而是有点小郁闷,我们内地这边的人才,太少了!”
    听到陈国华的吐槽,他七姐当即便好奇地问:
    “你跟我说说,你需要什么人才?我问一问我的那些同学,或者你让娘帮你问一问.”
    “再不济你丈母娘她还是北大教授呢,她那边肯定也认识不少专业人才.”
    丈母娘三个字,倒是把于沫离给整害羞了。
    陈国华笑了笑,接着把事儿给说了出来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