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都在打算盘(求订阅)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些,两节课下来,陈国华对他们这六十二名大学生的情况已经基本掌握了。
    可以说,他们都大概掌握了讲义里面的内容。
    但要说有多么熟练,也不尽然。
    “下课!”
    陈国华是下课了,但薛晋权他们却还得必须上课。
    今儿是周一,八节课!
    原本他们还有可能回北汽再捣鼓一下高级单反的科研任务,现在看来,没办法了。
    毕竟他们也没有想到,周一就是八节课,并且还是开学第一天。
    回到北汽制造厂之后,陈国华也没有回光学材料研究车间,而是去训练了。
    等他结束训练,回到车间的时候。
    嗯,果然没有完成,只能是等明天再收一收尾巴,那就可以大功告成了。
    转过天,伴随着光学材料研究车间爆发出剧烈的欢呼声,附近都听到了动静。
    远处的王怀水等人看到这一幕,顿时羡慕不已:
    “陈主任又完成了一项科研成果,而我又白活了一天。”
    “同样都是两只眼睛一个嘴巴,同样是风流倜傥的帅哥,为什么陈主任就那么厉害,而我就只能站岗呢?”
    “有些时候,人和人的差距,比人和狗的差距,还要大”
    “听声音是十六号仓库那边,前两天也听说了是他们即将有个什么照相机要研究出来了,这照相机有什么好研究的?”
    几个保卫科职员,闲扯淡地打发时间。
    直到罗树江吹响了口哨声,他们这才起身去训练了。
    保卫科肯定是需要进行日常训练的,可不是天天站岗或者处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
    偌大的北汽制造厂,也不可能天天都有那么大案子给他们去破。
    不提保卫科这边,段云平、薛亚军和田敬业等人听到消息之后,也来到了十六号仓库这边,准备看一看陈国华他们说的高级单反,看看到底有多么高级?
    “赶紧先洗出来看看.看看成片效果如何!”
    车间内,陈国华取下了胶卷,让人马上去洗照片。
    刚才,高级单反研制出来之后,陈国华就已经迫不及待地召集众人,直接来了一个大合照。
    整个车间内的众人,全都站一起,然后就拍摄了好几张照片。
    这样的照片拍摄出来之后,还需要洗出来,否则的话,无法确认成片效果。
    单反有很多优点,其中一个就是操作简单,并且还可以看到成像。
    但这个成像跟洗出来的照片,还是会有差距的。
    如果是数码单反相机的话,那就好很多了。
    只可惜,现在的芯片都还没影子呢,咋可能会有数码照相机呢?
    “这就是你说的高级单反?”
    走进来的段云平,看着陈国华手中的照相机,好奇地询问道。
    后者点点头,给予了肯定回答。
    “是的,这台照相机就是高级单反,采用的技术也都是当前最为先进的感光元件、搭载了全开光圈测光系统的镜头.”
    听到陈国华的话,段云平他们三位领导明显有点懵逼。
    直到陈国华给他们进行更为细致的解释,用最简单的语言解释,他们这才明白了过来。
    其实这个镜头技术,也只是这台高级单反的部分功能罢了。
    这套全开光圈测光系统的奥秘,其实是在于光圈耦合销钉会将光圈实际设定值传递给相机用于测光。
    因此在取景的时候,光圈可以保持全开状态。
    而在拍摄的时候,光圈会收缩到设定值,然后再恢复到全开状态。
    这种技术,跟后世的那些单反相机,已经完全一致了。
    然而这种技术,在原时空的历史上,一九六六年就已经出现了,所以也不是什么黑科技。
    除了全开光圈测光技术之外,还有高对比补偿技术。
    这意味着,照相机可以对明亮天空下、较为昏暗的主体进行自动曝光补偿。
    其实这也是高级单反那么吸引人的地方所在。
    操作简单嘛,并不需要考虑到太多的取景、曝光等情况。
    在这个时代,甚至是七八十年代之前,会拍照的人,都是非常牛逼的。
    而很多人有钱买照相机,却是未必会拍照。
    导致他们拍摄出来的照片,很多都是曝光不完整,然后出现一片空白的情况。
    这可不是数码相机,随便拍摄都可以。
    胶卷照相机时代,出现这样的过度曝光或者曝光不够的照片,实在是太稀松平常了。
    同时,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国营照相馆的生意,那么火爆的原因之一了。
    领导们听完之后,懂了一点,又好像没懂。
    反正不管怎么说,都是陈国华他们牛逼,又拿出了一项好的技术成果来。
    照片想要洗出来,肯定是需要时间等待的。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