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他好像什么都不会呀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因此,即便他再伤心都好,就像现在,他也只能强忍着。
    “好了,这件事我知道了。”
    沉默了许久,陈国华开口道:
    “我不方便回去,你们替我给大家捎句话,该配合就配合,不能够消极怠工。”
    “如果未来我有一天能够重新回去,肯定会继续带领大家攻克更多的科研难题”
    “反之,大家也不要因为我,耽误了自己的前程,而且这个材料科研所由谁领导,其实重要性并不大”
    后面的话,陈国华说不下去了。
    由闵乃大他们这群人来带领的话,陈国华敢保证,只怕不出半年,就会民怨四起。
    要知道,华居佐、裴益民他们这些人,可都是去年刚毕业的年轻人,最多也就是二十岁左右。
    很年轻,对功劳肯定是非常渴望的。
    以前跟着陈国华,还能经常有科研成果,现在跟着闵乃大他们,可能一两个月没有科研成果,他们还能憋得住。
    但时间一长呢?
    所以,陈国华即便不说,马云禄、李寿同他们也应该能够想到这些。
    更何况,团队当中,还有裴益民这样的刺头。
    没有了陈国华的压制,这些刺头们,绝对会释放天性的。
    一旦压制不住这些年轻人,闵乃大他们灰头土脸地离开科研所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陈国华没跟马云禄、李寿同他们说得很透彻,简单几句,便让他们先回去了。
    反正目前肯定是不可以消极怠工的,要不然,少不了苦头吃。
    望着他们离开的背影,陈国华叹了一口气:真是多事之秋啊。
    转眼又是第二天,其他都一切正常,唯独北汽制造厂这边,就不太好了。
    闵乃大他们是花了两天时间,这才终于把科研所给彻底掌控下来了。
    办公室里,祝永年正在翻阅着陈国华之前留下来的运算器改进技术资料。
    物理研究所二部的几名研究员,此时还在等着他的回应。
    只因为目前遇到了一个技术问题,而祝永年作为晶体管计算机的运算器元器件项目的领导者,原本对于现在陈国华提出来的集成式计算机的运算器是嗤之以鼻的。
    毕竟祝永年认为,短时间内来说,不太可能完成集成式计算机的研发工作。
    前几天,在闵乃大等人的争取下,也征得了王树迎他们二部的首肯,于是这才接手了材料科研所。
    只不过,现在接手之后,祝永年才发现,陈国华的设计方案是非常牛逼的,但技术层面的细节,却让人毛骨悚然。
    把一百微米的晶体管放在巴掌大小的晶圆芯片上面,这怎么可能呢?
    一百微米的晶体管,已经被制造了出来,这一点祝永年十分确定,因为他看过了。
    并且,目前北汽制造厂已经在投建生产线了,其他军工企业也都预定了订单。
    前面一段时间,就因为这个一百微米晶体管的事儿,上面没少讨论呢。
    毕竟按照陈国华的意思,那就是生产出来之后,卖给外国人赚外汇。
    上面的领导们都为了这件事吵翻天了,大家的意见都各不相同。
    在中科院计算机研究所这边,特别是祝永年看来,把晶体管卖给外国人,那就是资敌的愚蠢行为。
    计算机可是未来‘发展规划’的四项经济措施之一,而晶体管便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这么重要的科研技术,怎么可能拿出去给外国呢?
    以外国人的先进设备和技术实力,只要有了一百微米的晶体管,岂不是很快就可以批量生产了?
    “祝组长,请问您是否可以解答我们的问题了?”
    时间已经过去了好一会儿,二部的研究员有些忍不住了。
    祝永年闻言,不耐烦地挥手道:“我这不是正在看嘛,你们先去做其他研究吧,等下我再来找你们.”
    二部的几位研究员没办法,只好无奈地转身出去了。
    一边走,一边还不忘小声嘀咕了一句:真是磨叽,不懂就不懂嘛,还说什么让我们等?人家以前陈主任在的时候,那可是立马回答,都不带一秒钟的犹豫.
    办公室内坐着的祝永年闻言,顿时气得脸色发青:混蛋!
    另一边,吴几康也是被怼得哑口无言,除了无能狂怒,也不知道能干嘛了。
    事实上,一开始他接手这个所谓的芯片制造研究车间,听闻是研究扫描电子显微镜的,他还有些诧异呢。
    尽管他不是专业搞光学研究的,但作为记忆磁芯材料的研究专家,触类旁通之下,这个所谓扫描电子显微镜,还不是手到擒来?
    结果,当他看到扫描电子显微镜的组成名字时,顿时就有了一种不祥预感。
    因为他看到了计算机主机只是作为其中的一个部件罢了。
    还有什么探测器、监控器等等之类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