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教研结合计划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的说辞,他会在今年三月份之前,拿出几百纳米技术的晶体管。
    至于说三百纳米技术,以及两百或者一百纳米的技术,陈国华就无法给出具体的时间了。
    因为这并不仅仅需要时间,更需要技术研究员的精湛技术,以及团队能否跟陈国华契合。
    否则的话,难!
    再说了,现在一切都还早,到时候等几百纳米晶体管技术出来了,再说呗。
    一旦技术出来了,那么邱宗岳和伍先生他们绝对会大力支持陈国华。
    振华研究所也会迎来一次大发展。
    现在嘛,说这些还早了点。
    昨天,邱宗岳就已经说过了,北汽制造厂、京城107工厂等多家单位,都收到了全力生产一百微米晶体管的任务。
    几乎每家工厂都要求在三个月内生产五千枚晶体管的任务。
    尽管任务十分繁重,但很多单位都会全力以赴地去完成。
    这些生产出来的一百微米晶体管,都会交由港岛的华润公司销售出去。
    其实也不需要销售,只要华润公司放出风声,绝对会有很多人来购买。
    对此,陈国华有十足的把握。
    “所以,我们整个计算数学系,甚至是段主任,你们数学系,如果也有人对这些感兴趣的话,那么您可以帮忙印刷一下讲义,发给他们,到时候让他们报名参加我们振华研究所的教研结合计划.”
    听到陈国华的话,段学复也微笑着点头。
    但他有些好奇,为什么盯上他们数学系呢?
    “我们不是一家的吗?”
    陈国华笑着说道,顿时让段学复错愕了一下,旋即跟徐献瑜对视一眼,大笑了起来。
    诚然如此。
    计算数学系和数学系,其实没有太大的差别。
    甚至说,当初计算数学系成立的时候,还是从数学系这边抽调来了部分学生参加培训的。
    内地这边,对于计算机、计算数学等层面的研究,刚刚起步。
    连教材都是随时更新的,就像现在,前几年夏培肃编写的电子计算机原理讲义,已经过时了。
    因为去年的时候,陈国华已经发表了相关的论文。
    晶体管计算机概论!
    现如今,京城这边,都在学习晶体管计算机,甚至很快,就连晶体管计算机都会过时了。
    为什么?
    此时的材料科研所,已经开始研发集成式计算机了,一旦完成,估计都没人乐意去学习什么晶体管计算机了。
    不过,北大不乐意学习,其他学校还是很乐意的。
    这就是城市资源集中的好处了。
    如果是在南大,现在估计只能从人民报等报纸,看到关于晶体管计算机方面的报道。
    至于说其他,那就要等了。
    反倒是清北这些学校,不管是之前的103计算机,还是晶体管计算机,他们都可以很快就接触到。
    要知道,研究这些计算机的研究员、专家,都在清北给学生上课呢,这能一样吗?
    南大、复旦、吉大等学校的计算数学的学生,他们有这样的待遇吗?
    没有!
    估计到时候毕业之后,有幸分配来到京城的部委工作,这些复旦、吉大、南大的学生,才会知道自己跟北大学生的差距。
    跟徐教授和数学系主任段学复两人聊完这件事之后,陈国华就起身去了清华那边。
    港岛,华润公司。
    柳冠中上午才让人放出去的消息,下午就有人过来咨询了。
    东京那边来了五位客人,此时正在会议室那边等着柳冠中。
    等柳冠中踏步走进会议室,里面的五位东京人,全都站了起来,极为恭敬地给他躬身行礼。
    这一幕,顿时让柳冠中惊呆了下巴。
    好家伙,这特么真是东京来的?
    不会是冒牌货吧?
    六十年代的东京人,即便是战败了,但人家绝对是高傲的。
    只有面对他们的北美爸爸,才会像只哈巴狗一样摇尾乞怜。
    但华润公司的柳冠中,只是一个普通的总经理罢了。
    柳冠中不相信对面的这五位东京人士,不知道华润公司是哪里的。
    “柳先生您好,我是东京通信工业株式会社的直角泉挂,我们来这里,是希望可以向贵公司订购一百枚一百微米晶体管”
    直角泉挂躬身哈腰地说道。
    心里却在想着:一百枚应该够了吧?
    作为东京通信工业株式会社在港岛的负责人,直角泉挂早在去年九月份就接到了总部的通知,一旦华润公司放出一百微米晶体管,东京通信工业株式会社要全力以赴拿下一百枚。
    时间过去了四个月,连北美那边也只能够拿出来两百微米的晶体管,何况其他公司?
    作为晶体管最早诞生的地方,贝尔实验室也没能拿出一百微米或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