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插队和白嫖(求订阅)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夏培肃哪里会知道上面领导的想法呢?
    不过,当初103电子管计算机项目的科研经费也才十二万人民币。
    现在使用价格更便宜的晶体管,按理说,科研经费甚至还能更少一些。
    为什么反而还多那么多呢?
    这里面就不得不提及现如今的内地计算技术了。
    103型计算机是十年前的技术了,而且也是通过仿制北方大国M-3和БЭCM-II两台计算机。
    在五六年那一年,北方大国那是非常大方。
    不仅送来了M-3和БЭCM-II两台计算机,还把技术图纸都送过来了。
    这些都是内地贷款,以后再还的钱。
    利息是百分之一!
    也因此,十二万科研经费就差不多够了。
    但是现在的晶体管计算机,那可是当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了。
    在这段时间,华罗庚、夏培肃等人讨论设计方案的时候,就联系过物理研究所的陈启宏等专家。
    后者是晶体管专家,对晶体管的技术十分了解。
    讨论过程中就发现了两个研制晶体管计算机的障碍:晶体管的工作寿命短和不稳定!
    这绝对是非常致命的问题。
    仅仅只是解决这两个问题,就需要耗费不少资金了。
    还有逻辑元件、磁芯材料作为存储器等其他元件,以及陈国华提出的关于高级程序设计、数据处理、过程控制等方面的技术扩展和设计。
    最为重要的是,这一切都是毫无参考资料,完全就是平地起高楼,难度系数很大。
    也因此,必须得预备更多的科研经费,以免中途而废。
    当然了这笔六十万人民币的经费,也不是乱喊乱叫的。
    别说华罗庚他们这样的大佬了,即便是陈国华也能简单进行统筹计算出大概的科研经费。
    毕竟陈国华也自学了不少计算数学的知识,而且他上辈子就是计算机专业毕业的。
    虽说这是完全不相干的两个专业知识领域,但它们也跟计算机有关系啊。
    晶体管计算机的设计研发工作当中,就涉及到了语言编程的问题。
    而这一部分,恰恰是陈国华最拿手的部分了。
    “别想那么多了,设计方案已经提交上去了,现在我们就开始做一些能做的工作吧.”
    夏培肃感慨了一下,跟着对陈国华说道。
    “你最近几天还是尽量少回北汽制造厂吧,说不定哪天结果就下来了。”
    “软件程序方面的设计语言,你上次提到的那几点,我觉得还是很有趣的,你再跟我们说说,争取能完善一个是一个.”
    后者无奈,只好埋头苦干了。
    整个晶体管计算机的研发设计工作,他参与的程度并不算很高,但也不能说很低。
    比如晶体管这个半导体技术,他就抓瞎了,不是很懂。
    这部分技术,那都是华罗庚、夏培肃、闵乃大等人跟物理研究所的陈启宏等人讨论的,他无法插足进去。
    不过,关于磁性材料制成的磁芯这个观点,还是他提出来的。
    这部分技术原理相对简单,但想要实现,依然存在很大的挑战。
    夏培肃他们就赞同陈国华的观点,但并不代表这技术一定成。
    比如闵乃大和王传英两人就坚持改进一下103计算机的存储器。
    因为他们两人认为,在103计算机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更有把握,而且也更为保险一点。
    如果是像陈国华提出来的磁芯材料存储器,太冒险了。
    关于这一点,往后肯定还需要进行讨论的。
    下午,陈国华还是离开了中科院,没有继续待在这里。
    晶体管计算机项目,太难了,别说今年了,恐怕明年也未必能顺利拿下来。
    还是蔬菜大棚简单一些。
    这不,塑料薄膜还在研究,陈国华已经开始准备搭建大棚框架了。
    帮助他搭建框架的人,居然是夏孟远、余懋成、王怀水、付成励和叶茂昌等保卫科人员。
    可以说,在北汽制造厂,最清闲的部门,就数保卫科了。
    也因此,陈国华都没把薛亚军抬出来,夏孟远他们就主动帮忙了。
    厂区这边还是有一块空地的,不大不小,也就是四百平米左右。
    就靠近运动场这边。
    “陈组长,我们现在搭建的这个大棚,真的能用来种菜么?”
    叶茂昌拿着铁锹,用力挖洞。
    当年修筑军事工地,他都没有那么勤快。
    “为什么不能种菜呢?”
    陈国华乐呵笑着说道,夏孟远这个老头却在这个时候说道:
    “小陈,那伱能不能把我那块菜地也搭建一个大棚啊?”
    “老夏,这可不是我能做主的啊,而且这要钱的”
    他给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