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我能提个建议么?(求订阅)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们吧?他们年轻,扛得住”
    陈国华的劝说,却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
    老夏已经决定死守这处大棚了。
    见此,陈国华只好不再劝说了。
    关于蔬菜大棚的注意事项,他已经交代过老夏了。
    而且还直接整理成册,没事儿就让老夏翻一翻。
    反正保卫科有好几人都是识字的,他们白天的时候,可以再读给老夏听。
    夏孟远不是没文化,他只是认识的字不多,但他年龄摆在这里,懂的事儿可不少呢。
    当然了,作为孔孟之乡的人,夏孟远不识几个字,也是挺让人意外的。
    但这恰恰是这个时代的实际情况。
    前几年的扫盲,夏孟远也认识了不少字。
    可过后嘛,除了几个常用经常看到的字,其他的文字,都还给老师了。
    运动场这边四百平米的蔬菜大棚出现之后,整个北汽制造厂都掀起了讨论的风潮。
    然而,北汽工人合作社这边也同样再次弄了几个占地一亩左右的蔬菜大棚。
    顿时让蔬菜大棚这个话题,成为了北汽制造厂最热门的八卦,没有之一。
    一把手办公室,段云平听到老薛被张逢时臭骂了一顿之后,在办公室里面狂笑了十多分钟。
    “没想到老薛你也有被算计的一天?”
    乐不可支的段云平,在最近这几天,心情都十分不错。
    直到周三这天下午,陈国华来工厂上班了。
    段云平便把他直接喊到办公室里。
    “小陈,你最近有没有其他想法?”
    “领导,什么什么想法?”
    陈国华装傻充愣地说道。
    前两天是周一周二,他在中科院那边,忙碌了两天,上午也是很忙。
    可没啥成果啊。
    夏培肃还没告诉他,晶体管计算机项目,到底怎么样了。
    这都提交上去好些日子了吧?
    难道需要讨论这么久吗?
    现在的陈国华,真没什么想法。
    “就是你有没有什么发明创造的想法?”
    “领导,我没有,我最近要忙着考试,要复习呢。”
    “现在不是才十一月份么?你们北大那边就要期末考试了?”
    段云平十分惊讶地问道。
    关于他申请在家或者图书馆自学这件事,老段他们都不知道。
    “差不多到了嘛,反正需要提前准备,我们这学期需要考试的知识点还是蛮多的.”
    计算数学这门学科涉及到的学科,本来就非常多。
    这门学科其实也可以叫数值计算方法或者数值分析。
    听到陈国华陈述的这些学科专业知识,段云平一个脑袋两个大,搞不懂哦。
    “你刚才说的这些都是有什么用的?比如你刚才说的最优化计算问题,还有什么概率统计计算问题.”
    不懂归不懂,但既然陈国华提起了,那就顺带了解一二吧。
    于是,陈国华只好用自己最简单的语言,跟对方解释了一下这门学科。
    但越是往下听,段云平就越头疼,不到十分钟,他就赶紧叫停了。
    “真不愧是天才,你说你的脑袋是怎么能装得下这么多知识的呢?”
    换做是之前刚认识那会儿,段云平还觉得十七岁的陈国华,就做到精通英语、西语和熊鸭梨语这三门语言,已经是天才了。
    甚至那会儿心底还有疑惑:这小子到底是怎么学的呀?
    但是现在的感慨,也就只是感慨罢了。
    天才的世界,如果普通人能了解的话,那这个普通人,大概也不普通了。
    就好像原子弹一样,在它出来之前,谁也没有想到它的破坏力会如此之夸张。
    段云平感慨了一番,然后才进入今天的正题。
    客套了这么久,才进入正题,这让陈国华有些心累。
    老段之所以找他过来,还是合作社那边的大棚,现如今遇到的一个问题:没有足够的肥料。
    现在是冬季,这两天都已经零下了,农家肥这些都不好处理了。
    这不是重点,重点是要赶在旱厕彻底冻上之前,让大棚里堆积足够的农家肥。
    可还是有很多问题,段云平听到下面同志们的吐槽,脑海里就想到了陈国华。
    后者的脑瓜子十分灵光,又是打小在农村长大的孩子,指不定会有什么奇思妙想呢。
    土地肥力的问题?
    陈国华闻言,顿时皱眉了起来。
    这还真是一个好问题啊,那么该如何解决呢?
    众所周知,关于土地肥力的问题,这是一个千古都在研究的问题。
    老祖宗传下来的保养土地肥力的方法十分简单粗暴:农家肥!
    庄稼的秸秆可以焚烧之后,直接就地埋在田地里,这就是给田地育肥的一种办法。
    其次就是牲畜和人类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