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喜得贵子(求月票)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统还在慢慢建立、完善,甚至这个时候,农村地区都是没有卫生院的。
    如果村子里凑巧有赤脚医生的,那都是非常幸运了。
    从五十年代开始,就形成了规模庞大的赤脚医生,从城市走向农村。
    这些赤脚医生都是经过为期三个月到半年左右时间培训合格的中专生或者初中生,然后被派遣前往医疗条件落后的偏远农村地区。
    所以,这个时代的农村,大概就是这样的情况。
    而城市的情况虽然相对较好一些,可也一样,医生并不多。
    众所周知,解放军总医院成立的时候,仅仅只有四十名医生。
    而且这些医生还全都是从隔壁协和医院过来的。
    主要是五十年代初期,当时的协和医院是整个京城医术最好的医院,没有之一。
    因此很多病人都会跑去协和医院那边问诊,就连很多外国来的客人,有什么头疼脑热,第一时间想到的也是协和医院。
    所以,去协和医院的人,特别多,直接就引发了一个特别难以解决的问题。
    有个词叫人多口杂。
    在当时,协和医院接待的病人范围太广了。
    外国人也有,普通百姓也有,就连许多高级军官、干部也会到协和医院去看病。
    如此多的人混杂在一起,绝对是最容易出现事儿的时候。
    比如,这个时候,有特务来到协和医院,特意探听机密的话,那就十分容易了。
    于是,总医院就应运而生了。
    只不过,当时五三年的时候,301医院,也就是总医院刚成立那会儿,协和医院答应的八十名医生,却是迟迟没有完全到岗。
    就只来了四十人,还都是不情不愿的那种。
    这些医生是总医院这边借来的,伴随着这些年的发展,肯定也还回去了部分。
    而到了现在,总医院的医生依然不多,晚班值守的医生少,也十分正常了。
    因此,陈国华才不会想着去协和医院那边,就可以解决问题了。
    有这个折腾的时间,还不如直接请季文梅呢。
    至于说,为什么不请那些有经验的接生婆呢?
    陈国华除非脑子有泡,不选择季文梅,才会去喊那些不太熟悉的接生婆。
    云婉裳闻言,顿时也没有再说什么了。
    而且也没有等太久,季文梅终于来到了。
    不只是她一个人过来了,她还带了两位女同志。
    陈国华见过她们,她们都是于沫离的师姐,年龄都是三十多四十岁左右。
    有她们三人帮助于沫离接生,那可真是太好了。
    不过,胡萍姑和陈梨花两人也都留在了产房里面,算是帮忙打打下手了。
    直到这个时候,总医院这边的小护士,这才带来了一位医生。
    结果得知是季文梅在产房里面之后,顿时扭头离开了。
    季文梅在京城医生圈子里面当然不是无名之辈,刚才这位扭头离开的医生,当年就是季文梅的学生。
    因此,人家一听说是老师在里面,哪里还会继续待着啊。
    陈国华不知道具体情况,因为医生是在产房里面,被季文梅给赶出来的。
    作为总医院,晚上值守的医生那么少,不知道跟上面反映情况的吗?
    毕竟万一出个紧急情况的话,可怎么办?
    更别说,今天晚上来总医院的孕妇就有两人,结果却是只有一个值班医生,简直了。
    一直蹲守在产房外面的陈国华,对于今天晚上的遭遇,当然也挺心急如焚的。
    也就是他的人脉关系相对好一点,其他普通京城市民遇到这样的情况,真的就只能是找接生婆接生了。
    事实上,在五六十年代,很多人都是习惯找接生婆接生婴儿的。
    倒也不是去医院支付不起这个医药费,而是医院资源本身就较为紧张。
    其次便是这个时代的女性身体素质都更好,她们经常劳动,代代传承下来的便是生产完第二天直接就下床干活了。
    所以她们直接是接生婆接生便可以了。
    更有甚者,直接就是让婆婆跟妯娌帮忙接生,或者是自己生下来之后,自己解决的。
    反正强悍的母亲,在这个时代相对较多。
    就好像现在的高考,没多少紧张,后世的高考,全世界关注。
    后世的生孩子,从怀孕之前就已经开始准备了,怀上以及在怀孕的过程中,还有产后的月子等等,那都是有着极为详尽的一套流程的。
    产房里面,时间已经过去了一个多小时,但是却迟迟没有听到婴儿的叫声。
    陈国华看了看还在等待中的云婉裳和陈恭禄,又看了看手腕的手表,不由对他们二老说道:
    “爹娘,你们先回去休息吧,现在都已经十点了.”
    “没事儿,我们还能扛得住”
    老陈嘴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