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订婚和买卖(求订阅)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看得出来,张逢时还记恨着之前老薛干的这件蠢事。
    多好的功劳啊,硬生生被轻工业部分了一半走。
    北汽制造厂是没有什么塑料厂,但如果需要这样的机器设备,他张逢时还申请不到么?
    七千人的大厂,还找不到几个像样的塑料生产技术工人么?
    每每想到这里,张逢时就心痛到无法呼吸。
    “小陈,这次你的功劳是最大的,你说说你要什么奖励?”
    吕进雄在这个时候发话了,薛亚军这才逃过一劫。
    “领导,我现在什么都不缺了,不需要什么奖励。”
    陈国华老老实实地说道,自行车、手表什么的,他也都有了,就连钢笔,之前也被奖励过了。
    似乎算来算去,还真没有了。
    “你呀,真是一个小滑头!”吕进雄笑了笑,没继续说话了。
    很明显,他估计也在头疼,应该给陈国华什么样的奖励。
    此事暂时搁置,得好好考虑一番才行。
    毕竟陈国华太年轻了,升官什么的,明显还不合适。
    其他物质奖励的话,也差不多了,总不能奖励他一辆汽车吧?
    真要是这样,这比让他升官更加扎眼。
    时间又过去几天了,这天陈国华被喊去机械工业部了。
    办公室里,除了吕进雄、张逢时他们几位领导之外,还有几位外国人。
    旁边还站了一个翻译,因为陈国华也不是很懂乌拉语。
    “小陈,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北方国家过来的工程师叶甫根尼,还有这位是米哈伊尔教授.”
    听着吕进雄的介绍,陈国华很快就明白了,这些都是北方那边来的专家。
    简单盲猜一下,陈国华就知道了,这些人的来意,怕不是农用地膜。
    因为近期他的发明创造也就是这个了,至于说是其他事儿,那肯定不会找他了。
    果不其然,经由领导简单介绍,陈国华就知道了。
    叶甫根尼和米哈伊尔两人都看中了农用地膜,因为他们也吃到了蔬菜。
    这两人都是援助内地建设的项目工程师,他们本身也是知道一些关于蔬菜大棚的专业知识。
    主要是西方那边早就已经有了蔬菜大棚,而且他们的塑料薄膜技术也还算不错。
    导致北方的莫斯科,也是有不少相关技术专家去研究开发这样的项目。
    然而,一个很残酷的现实,那就是莫斯科那边的气候条件,实在是太恶劣了。
    很多蔬菜大棚,根本没支撑不住啊。
    导致莫斯科那边的蔬菜大棚产业,几乎是全军覆没。
    加上那边的人喜欢吃的蔬菜也就那几种,土豆、西红柿、黄瓜、圆白菜、洋葱、生菜和红甜菜。
    偶尔才会吃一点欧芹、茄子、豆子和大白菜之类的蔬菜。
    最关键的是,他们都不怎么会烹饪这些蔬菜。
    但即便如此,作为一个大国,尽管不怎么重视农业发展,但普通人民也是要吃饭的嘛。
    所以冬季能吃上新鲜可口的黄瓜、生菜等,那绝对是最好的享受啊。
    因此叶甫根尼和米哈伊尔两人来了。
    交谈正式开始,叶甫根尼就第一个提出了技术难题:在莫斯科那样恶劣的自然条件下,能不能种植大棚蔬菜?
    相比较京城,莫斯科那边的气温常年都在零下二十几度,甚至最冷的时候,会达到零下四十度左右的气温。
    暴风雪天气那是更加常见。
    这意味着,想要在莫斯科那边种植大棚蔬菜,需要关注的地方,就更多了。
    “领导,他们给钱了么?”
    就在对方提问的时候,陈国华在领导耳边小声问了一句。
    吕进雄明显愣住了,这是什么状况?
    见领导有些懵圈,陈国华继续小声说道:
    “领导,如果我这边直接告诉他们这些技术,岂不是太便宜他们了?”
    “我记得,咱们购买对方的技术设备时,给的钱可不少啊”
    如果没有意外的话,明年内地就被迫要开始还钱了。
    而且还必须是在六五年之前完全还清之前的几十亿美刀贷款。
    那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啊。
    所以,陈国华这个时候,谨慎一点,也很正常。
    吕进雄闻言,楞了一下,接着小声道,“那你就含糊其辞地先回答吧,要有所保留。”
    “好的,领导,我知道了。”
    陈国华顿时明白了,然后就开始回答对方的问题。
    一开始,对话还算正常,但到了后面,叶甫根尼就有些质疑了。
    “你们生产的农用地膜,在我们莫斯科那边,真的适用么?”
    “这是当然!”
    对此,陈国华给予了肯定的回答:
    “想必叶甫根尼阁下也清楚前段时间的暴风雪天气吧?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