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两个技术(求订阅)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称重过后,总重量是三百二十斤。
    但由于没有放血、去除内脏、毛发等等,所以陈国华就给了四毛钱的单价。
    对于这个价格,莫老头沉吟片刻也就答应了下来。
    支付了对方一百二十八元之后,陈国华就跟对方说了一下,接下来半个月就没时间过来取肉了。
    “如果您信得过我,您可以把捕猎到的野猪藏起来,等半个月之后,我一定回来买肉。”
    “当然您要是信不过我,您可以自行处理,不过这样的话,就不需要给我留记号了.”
    莫老头表示没问题,又闲扯了几句,他便先行离开了。
    短短两次的交易,让他赚了三百零四块五毛钱,妥妥的大丰收啊。
    陈国华自个儿也是乐不可支,有这两头大野猪,足够他们家吃上一整年的了。
    暂时来说,是足够了。
    这次前往哈工大,也不知道有没有机会搞来一些肉食。
    嗯,如果有机会的话,他肯定不会放过的。
    按照之前的行动,他又故技重施了一下,扫除自己的痕迹之后,转身离开了霞云岭。
    回到城里的时候,已经过了饭点。
    没办法,他只好去国营饭店那边,吃了顿饭,然后才回北汽制造厂。
    到设计部之后,他就直奔自己的工位上,拿出纸和笔,开始写写画画了起来。
    很快,关于暖水袋内胆的设计就出来了。
    他翻阅过生物硬盘里,关于暖水袋的资料,特别是电热水袋,四十年代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
    既然是无法注册专利,那就搞技术革新呗。
    比如橡胶内胆的暖水袋,其实还是很有市场的。
    只不过,现在无法跟东南亚那边的橡胶产地进行交易,恐怕也无法大规模生产,然后赚取外汇了。
    “算了,我想那么多干嘛?这些就由领导层自己去决定吧。”
    于是,他把弄好的几种暖水袋设计和技术配方放进文件袋里面,就直奔二把手办公室了。
    但薛亚军并不在,于是他就去了一把手的办公室。
    得,一把手也不在,问了领导秘书,才知道领导们去开会了。
    那就只能等了。
    他没有再回设计部,而是去了配件研究车间。
    临近中午的时候,段云平他们这才回来了,遣人来通知陈国华。
    一把手办公室里,陈国华把技术资料摆放在领导面前,道:
    “领导,这是我最近这段时间想到的一款产品.”
    “不过这款产品应该早就出现了,我娘她自己也有一款暖水袋,只不过有点丑.”
    “关于暖水袋的内胆,我设计了几款产品,其中橡胶、金属和玻璃这三款,是我们北汽制造厂目前可以制造出来的”
    “还有就是硅胶内胆和不织布内胆这两款,目前我们北汽制造厂很难制造出来。”
    “但如果领导愿意给人和时间的话,我可以协助一二,上面就是关于这两份材料的技术配方和化学公式”
    “当然,纤维材料是新型材料,一旦被研发出来,它们可应用的在服装、家纺、家具、汽车内饰、座椅等等领域,还可以应用在医疗器械领域当中”
    纤维材料在原时空的历史中,是在七十年代才被研发出来的。
    这种材料是被广泛应用的,所以完全可以给人给钱进行研制出来。
    另外,陈国华也阐述了一下关于硅胶这款材料的具体情况。
    “领导,我在北大图书馆,看过一些外国学术文献,硅胶这款材料早在二十年代的时候,就已经出现在了北美大陆.”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我们国家好像在五五年的时候就已经可以生产硅胶了.”
    “不过呢,硅胶这东西应用的领域十分广泛,其细分的技术也非常多.”
    一口气,陈国华就有关硅胶这个话题,直接延伸展开来说了不少。
    反正硅胶的应用领域一样是十分广泛的,不仅仅可以应用在医疗领域,用于制造人工器官和医疗器械等。
    还可以应用在建筑领域的防水、密封材料,以及汽车和航空领域的轮胎、密封件和隔热材料等等。
    而且,刚才陈国华就已经说过了。
    五五年的时候,北方国家援助的项目之一,就有硅胶。
    应该是应用在国防和军工产业领域,这个是搅拌床工艺吧?
    段云平、薛亚军等人全都目瞪口呆,半天都没有反应过来。
    昨天他们才刚例行公事地询问过陈国华,但后者当时并没有说这些。
    没想到转过天,他就给大家爆出了这么大的料。
    从一个暖水袋,延伸出了五种暖水袋内胆技术,其中的硅胶技术居然还能应用在这么广的领域内。
    那么那些军工企业,到底是干什么吃的?
    他们就不知道这些么?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