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杀疯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因此伦德伯格他们只能够干瞪眼,使用其他手段。
    而其他手段,能够获得的消息就没那么多了,并且危险也更大。
    比如当初伦德伯格收买的几位工作人员,不到半年的时间,全军覆没。
    被问住的伦德伯格,只好表示他会好好检讨一番。
    “好了,我们接下来要好好合计一下,如何对付陈国华.”林登约翰逊不耐烦地挥挥手,把话题拉了回来。
    “我记得我们是不是有华裔参军?能不能从中挑选一批人到你们部门进行特训?然后再伪装一下,让他们这些人去接近陈国华”
    这个提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但在如何挑选人员方面,却是闹出了幺蛾子。
    能不能靠近陈国华,这一点是非常关键的。
    不过,既然陈国华那么爱国,那么喜欢劝说陈省身他们这些数学家返回内地,那就成全他好了。
    在他们这边忙着搞阴谋的时候,陈国华又甩出了王炸。
    他证明了前些年才提出来的一个关于阿贝尔簇的算术性质与解析性质之间的联系的猜想,也就是贝赫和斯维纳通-戴尔猜想。
    看到论文题目之后,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陈国华杀疯了!
    贝赫和斯维纳通-戴尔猜想就是给定一个整体域上的阿贝尔簇,猜想它的莫代尔群的秩等于它的L函数在1处的零点阶数,且它的L函数在1处的泰勒展开的首项系数与莫代尔群的有限部分大小、自由部分体积、所有素位的周期以及沙群有精确的等式关系。
    在原时空的历史上,这个猜想也是千禧年七大猜想之一。
    很难被求证,结果现在却是被陈国华给拿下了?
    前前后后也就是几年时间罢了,陈国华不会是快枪手吧?
    早在一九零一年,庞加莱就提出了一个猜想:曲线上的有理点构成的群是有限生成阿贝尔群。
    换句话说,这个群上的二元运算是可交换的,并且完全可以从这个群中取出有限个元素构成一个集合,群中的所有元素都可以通过上面定义的二元运算和逆运算的元素生成。
    到了一九二二年的时候,大不列颠数学家莫德尔证明群E是有限生成的。
    之后,陆陆续续有其他数学家证明了椭圆曲线上的黎曼假设,也就是哈赛定理。
    哈赛定理其实就是椭圆曲线在模每个素数p的局部解个数Np跟p相差不大,因此他们在计算时考虑Np除以p和代数秩r的关系。
    计算结果简洁地展示了他们的关系,这也是贝赫和斯维纳通-戴尔猜想的“原始版本”。
    二战之后,安德烈韦伊证明了关于代数域上的黎曼假设,并且由此提出了一般簇的黎曼猜想,即著名的韦伊猜想,留下了四个方面猜想。
    到了一九五八年,大不列颠数学家贝赫和斯维纳通-戴尔共同构造了椭圆曲线E的L函数,他们对该函数在s=1处的零点与椭圆曲线E上的有理点关系给出了一个简称BSD猜想。
    也就是说,这个猜想也才出来没几年罢了,结果陈国华就已经迫不及待地对它下手了?
    一时间,整个北大数学系,陷入了诡异的平静当中。
    不只是北大,还有清华等其他大学也同样如此。
    从十月份开始,有小几百号外国数学研究者留在了京城,这些人都被分配到了附近的大学当中。
    只不过,他们才接受了没几天的教学任务,却是被陈国华发表出来的论文,折磨得欲仙欲死。
    万幸的是,每个月,陈国华会回北大一两次,进行学术层面的交流。
    所以大家都十分期待十二月这一次的学术交流。
    十二月份的京城,早已经大雪纷飞,室外温度能够降低到零下十度左右。
    但是相比较室外的严寒天气,北大的大礼堂内却是温暖如春。
    陈国华如约来到了大礼堂,看着台下坐着的上千名教授、学生等人,不由微微一笑:
    “我本来是想简单交流一下,互相进步,没想到你们太热情了,来了这么多人.”
    “好了,我们不废话了,你们想要聊什么?”
    台下顿时七嘴八舌地响起了很多声音,有说想要听一听黎曼假设的那两篇论文,有人说是代数曲线和曲面拓扑问题,什么样的声音都有。
    似乎大家都达成了一致,希望陈国华能够讲一讲他在十一月和十二月拿出来的论文。
    因为这些论文,不管哪一篇,牌面都拉满了。
    看到这一幕,陈国华顿时无语,说好的交流呢?
    现场来的顶级数学家寥寥无几,他可没兴趣跟他们讲那些论文,因为能够听得懂的绝对不会超过二十人。
    因此他拒绝了大家的提议,转身在黑板写了起来:
    “我们来随便聊一聊偏微分方程边值问题吧,不是说我的论文,而是随便聊一聊.”
    众人闻言,也不再吵闹,而是安静地听着他讲课。
    台下的陈恕行、姜伯驹他们几人,十分认真地做着笔记。
    身为数学研究者,就应该对所有的数学工具保持很感兴趣的状态,陈恕行他们就是这么做的。
    尽管陈国华连续拿出来了那么多论文,提出了不少的数学工具,但陈恕行他们能够学会的工具并不多。
    其实光是学会了庞加莱-陈国华定理的那些数学工具,他们就已经十分满足了。
    只不过,他们的老师都那么牛逼了,身为学生的陈恕行和白荣根,肯定不能够落后太多啊。
    此次数学交流,大部分时间都是陈国华在讲,也有人不时举手提问。
    最后就是陈国华一人面对小几百号人的提问,而且还全都必须要给出答案才行。
    即便如此,陈国华还是游刃有余,并没有显得有多慌乱。
    等交流结束之后,外面都已经天黑了,而大家却还是意犹未尽的样子。
    就在陈国华走出大礼堂的时候,在门口等了许久的数学期刊主编鹿乔山,顿时大喜地拦住了前者。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