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四款发动机(求订阅)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哈工大招待所门口,陈国华挥手跟王学国告辞,转身上了吉普车。
    王有志开车送他去火车站,火车是今天上午九点发车,所以现在就要过去了。
    昨天他和王学国在外面那边玩了一天。
    尽管后面是捕猎到了三只高山鼠兔,也吃了一顿野外烧烤,但还是不顶饱。
    所以回到哈工大之后,又直奔食堂吃了一顿。
    总体来说,昨天一天还算过得充实。
    今天早上的时候,陈国华早早敲开了马云禄的房间,告知了对方他今天离开哈工大的事儿。
    马云禄是真的挺忙碌的,知道此事之后,便表示下次有时间再约。
    不过陈国华还是再次邀请对方,赶紧来京城吧。
    只是马云禄自己说了,他需要考虑一下。
    甭管他是否要考虑,陈国华开玩笑说,等他回到京城,就给领导写信,申请让对方调过来京城这边。
    当时马云禄明显不相信,还附和笑着表示,那你就写信吧。
    “那就一言为定了!”
    陈国华当对方答应了,开心地离开了。
    马云禄整个人,虽然有点小傲气,但这段时间接触下来,学识功底很扎实,绝对比华居佐、李寿同他们这些人还要强。
    何况,人家在机械领域工作了一两年,本身又是大连工学院机械专业的学生。
    所以,比起半路出家的华居佐他们,当然要强很多啊。
    配件研究小组需要的就是马云禄这样专业对口的人才,而不是华居佐他们。
    当然了,经过半年多的时间,华居佐他们五人也已经渐渐适应了北汽制造厂的工作节奏。
    什么专业对不对口,已经不是问题了。
    心里想着这些事儿,吉普车已经不知何时来到了火车站。
    谢过王有志之后,陈国华拎着行李登上了火车。
    哈市到常春是两百七十公里左右,反正不到三百公里的距离。
    按照四五十码的速度来计算的话,那么下午三点左右,应该可以抵达常春。
    结果,陈国华计算得好好的,抵达常春的时候,还是晚点了一个小时。
    这个时代的火车准点率,还真的是惨啊。
    不过现在是冬季,遇到突发状况的事儿比较多,也很正常。
    “陈组长,这儿呢。”
    提着行李刚走出火车站,陈国华就看到了于建川和另外一位陌生的同志。
    于建川是老薛的助理,也可以说是警卫员。
    不过人家于建川本身还是办公室主任,也算不上警卫员了。
    经过于建川的介绍,另外一人则是常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的保卫科员,也是这次的司机。
    话说,这时代的保卫科员,似乎都是司机啊。
    叶茂昌这小子的开车技术也是挺不错的,之前那小子开那辆京城牌高级轿车,送陈国华去中科院的时候,开车就特别稳。
    汽车顺利抵达目的地,陈国华进入招待所,于建川已经替他安排好了一切。
    不过薛亚军他们目前并不在招待所这边。
    所以,放下行李之后,陈国华就去找薛亚军了。
    然而,老薛他们正在办公室里,陈国华却不好直接进去打扰对方。
    直到五点多,差不多快六点的时候,办公室大门这才被打开。
    薛亚军从里面大笑着走了过来,跟在他旁边的还有几位北汽制造厂的技术工人、主管,还有几位陌生人。
    “哈哈,小陈,你可算是来了,徐厂长,给你介绍一下,这位就是我们北汽制造厂的陈国华,他可是我们厂的骄傲啊.”
    徐铁英,常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厂长,也是二把手。
    刚才来的路上,于建川就给他简单解释过了。
    其实这次北汽制造厂来这边的主要目的,就是学习交流。
    毕竟常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很大,工人很多,技术很强。
    所以来这边学习交流,加快北汽制造厂的改革进程,提高生产力等等。
    除此之外,让陈国华过来这边,也是顺便让他多长长见识。
    要说论学习能力,陈国华在北汽制造厂说第二,应该没人敢说第一。
    当然了,这句话是薛亚军说的。
    也是他力排众议,一直推荐让陈国华来常春这边学习交流的。
    现在看来,老薛之所以让陈国华来常春这边,恐怕没有那么简单吧?
    徐铁英看着陈国华,感慨了一句真年轻。
    刚见面,没聊太多。
    而且接下来就是晚饭时间了,所以饭桌上聊天吧。
    酒桌文化,从五十年代就开始了。
    或者说,在很早之前就已经出现了,现在的五十年代,只不过是文化的延续和传承罢了。
    再说了,衣食住行乃是人生大事,食排在第二。
    所以,先吃饭,一顿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