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钩子和计划(求订阅)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985工厂、5341工厂、107工厂等兄弟单位,他们就只有制造能力。
    因此,如果现在不重视起来的话,那么陈国华觉得,这些优势,很有可能在很短时间内就会丧失殆尽。
    邱宗岳秒懂:
    “说吧,你又有什么计划了?”
    陈国华顿时笑道:
    “还是领导懂我!”
    接着他就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个建议,或者说他早已经规划好的一个大计划。
    制造业需要发展,自然是少不了种子。
    但伴随着人造卫星、导弹、核潜艇和氢弹四大计划的启动,以及振华研究所那三十亿美金的任务指标,陈国华也启动了制造业发展计划。
    较早之前,他就把光刻机相关技术工艺给到985工厂等兄弟单位了。
    这是种子计划的一部分。
    而这个时空,赫鲁提前下台。
    肯尼迪也提前领了盒饭,一切的一切都有了很大不同。
    所以陈国华觉得自己很有必要稍微大胆一些,把制造业计划先拿出来。
    最重要的还是现在十一点六亿美金这个钩子,绝对是最好的催化剂。
    有了这样的催化剂,陈国华觉得,上面肯定不会否掉他的制造业计划。
    整个制造业计划中,光刻机只是其中的一环,其他产业还无法进行发展。
    而光刻机就代表了一个产业链,它的上游需要有光源、透镜、运动系统、光刻板、掩膜等零部件的生产产商。
    还有之前陈国华提及过的准分子激光器、扫描电子显微镜等生产产商。
    仅仅只是这些,都可以投建很多家工厂了。
    “激光器这些我都懂,透镜的话,京城光学仪器厂、西北光学仪器厂等地方工厂不可以生产吗?”
    听罢陈国华的话,邱宗岳马上提出了自己的疑惑。
    前者顿时说道:
    “可以把技术提供给到他们,但是领导,技术保密呢?我们是不是又要成立一家监控摄像头的生产工厂呢?否则的话,这么多工厂,想要最大限度地杜绝那些工厂泄露技术,监控设备肯定需要安排上”
    “所以我才会提议在我们妖零零工厂、妖零妖工厂和妖零贰工厂这个厂区附近,再投建一个产业园区.”
    “只有集中管理,才能够最大限度地杜绝技术外泄的可能性.”
    “至于说是否需要将这些工厂都变成军工企业,那就看领导你们的考虑了.”
    其实,建设产业园区的好处还有很多,比如产业集群优势,更方便进行合作等等。
    就好像莫斯科的半导体城差不多,但又有所区别。
    不过,按照现如今的情况,陈国华觉得,上面还真有可能把这个产业园区变成一座卫星城。
    肯定会在里面建设幼儿园、托儿所、医院、食堂、供销社等等。
    当然,这些对陈国华来说,都不是问题。
    相反,卫星城建立之后,往后想要撤掉,那就很难了。
    因为这些产业都是需要大量供血,如果失去外界的订单支撑,整个产业链恐怕会遭遇毁灭性打击。
    陈国华当然会有所担忧,但只要港岛还在,华润公司没有倒闭。
    在陈国华看来,那些国外的商人,绝对会像现在一样,跑过来港岛完成交易。
    就好像前两年的枫叶国一样,他们也是直接无视了北美的经济封锁这条禁令。
    直接联系华润公司,租借商船,把枫叶国内积压已久的粮食,卖给了华润公司。
    没办法啊,人家枫叶国也是需要恰饭的啊,要不然北美帮他们收购了这些粮食?
    事实上,当时的北美,也同样是丰收啊。
    既然是丰收,他们本土的粮食都是白菜价,而且还能够节省运输费用,又怎么可能大老远地跑去枫叶国那边采购呢?
    牧场倒是希望可以拿下这些白菜价的粮食来当饲料,很可惜,人家本土有很多粮食,而且还消耗不了,所以不会去枫叶国那边采购。
    另外,枫叶国也不可能把粮食以白菜价卖掉啊。
    卖给华润公司才是最好的选择。
    因此,在利益的驱使下,陈国华觉得不太可能出现没有订单的问题。
    反倒是振华研究所这边需要保持技术领先优势,只有这样,才能够持续拿到订单。
    当然,就算技术是持平的情况下,内地这边生产的产品,也是具有竞争优势的。
    成本低廉!
    可以打价格战。
    这就是陈国华提出制造业计划的最大底气之一。
    听完陈国华的话,邱宗岳点点头,接着说道:
    “行,我知道了,到时候你写好计划书.”
    “领导,计划书我已经写好了等下回去之后就可以提交给您”
    邱宗岳闻言,顿时瞪了对方一眼:
    “好小子,伱是不是早就在这里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