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会议!(求月票)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力学、高分子物理与化学、表面物理与化学、精密仪器、自动化、软件、图形识别等众多学科。
    几乎是给领导们简单地上了一课之后,陈国华就把话题给拉了回来。
    “我再补充一下刚才领导的问题,就算欧美真的追上来了,其实我们还有一个成本优势,那就是我们的人工成本比较低.任何产品,想要赚大钱,都需要规模化生产”
    “而我们国家人口众多,这就是我们现在的优势,生产任何商品,我们都可以很轻易地进行大规模生产,成本当然会很低”
    “因此,现在我们讲这个极紫外光刻机技术工艺,还太早,专注眼下的接近式光刻机才是我们.”
    但他后面这句话刚说出来,领导便挥手打断道。
    “小陈同志,你先说说这个极紫外光刻机,它生产出来的芯片,对我们到底有什么作用呢?”
    陈国华闻言,顿时严肃地说道:
    “用处可大了去,如果我们拥有制造极紫外光刻机的能力,那么说明我们国家在自动化、软件、精密仪器等工业领域上,已经是国际领先水平,甚至是领先全球所有国家一个时代的水平”
    “极紫外光刻机制造出来的芯片,可以用在超级计算机上面,使得我们更有可能让我们的超级计算机的运算速度达到一百亿亿次”
    “并且在很多尖端领域,比如数码相机,手机、机器人、智能化等领域,芯片都是其中的基础”
    “就好比现在的螺丝钉,它充斥在工业的各个领域里,而芯片在未来,也同样如此,它将会无处不在”
    “未来的智能化时代,我们整个国家的公民出门都不需要携带现金,只需要戴着一台有芯片的可通讯设备即可”
    听着陈国华描述的场景,会议室内的众人,全都目瞪口呆了起来。
    大家都没有开口打扰陈国华,就只是静静地听着。
    虽说陈国华越说越离谱,但总感觉这一切都不是梦。
    因为陈国华拿出来了一台只有巴掌大小的计算器和一根手指大小的收音机。
    从这里两件产品当中,大家都知道陈国华所说的一切,并非是虚幻。
    未来的科技发展趋势,必然是商品缩小化,让科技产品更智能化、更方便地服务于人类。
    陈国华陈述一个小屁孩戴着智能手表,就可以跟几千公里外的外公外婆进行语音或者视频通话,这并非是什么虚幻。
    因为现在通过光缆技术,陈国华早已经拿出了视频通话的技术。
    “除了这些之外,未来我们国家要发展航天航空,也同样离不开芯片,而且更加依赖芯片”
    顿了顿,陈国华继续说道:
    “我们都知道,想要把卫星送上天,那么它的重量越小越好,所以电子产品也是同样的道理”
    “为什么我们振华研究所那么喜欢研究碳纤维等复合材料呢?因为这就是未来很多领域需要用到的材料技术.”
    “嗯,说得有点远,但极紫外光刻机只不过是我刚才说的这些未来画面,其中最重要的一环,也是未来我们能否重现汉唐光辉的重要基础”
    话说到这里,陈国华已经口干舌燥了,拿起水杯就灌了一口。
    会议室内,大家都沉默着不说话。
    尽管陈国华说得头头是道,但那只是未来。
    从现在要走向未来的路,那可需要付出太多太多了。
    所以,说未来的事儿,还太早,不如先脚踏实地地做好当下的工作。
    “对了,国华同志,你说的这个数控自动化,它是不是也跟你说的这些芯片有很大关系?”
    听到先生突然的提问,陈国华点点头。
    数控自动化是为了工业发展最重要的一环,很难跳过去,直接进入到智能化生产。
    简单来说,一口吃不成一个胖子。
    关于数控机床等自动化生产设备,前几年的时候,陈国华就已经非常注重这些方面的技术更新了。
    目前应用在了985工厂、5341工厂等兄弟单位,其他机械工业、汽车制造等行业,也已经开始进行更新了,但不多。
    因为现在是计划经济,数控机床这东西对现如今的内地来说,并不是最缺的。
    为什么?
    只因为现在内地的工业发展极不均衡。
    就是北方带动南方,而实际上,南方几乎是没有什么工业可言的。
    在一九五三年之前,莫斯科当年支援的一百四十一个项目。
    包括了电力、钢铁、煤炭、机械、制铝、化学、造纸等领域,这些都是重工业制造或者是便于出口的商品。
    什么意思呢?
    那就是当年的半岛战争,必须得确保这场战斗,莫斯科这一边是能够赢得战争的。
    如何才能够赢呢?
    那肯定是需要小弟拥有一定的重装备制造的能力才行啊。
    所以才会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