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铸剑之始(求月票)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苏学武便上前握住前者的手,笑容满面地说道。
    陈国华也是面带微笑地跟对方寒暄客套,同时也在戴希璋和苏学武的介绍下,很快认识了其他人。
    黎明发动机制造厂这次来了三位技术专家,他们分别是朱凡昌、孟德海和安闻川三人。
    除了他们三位专家之外,还有六所那边过来的两位技术专家刘晋年和唐振恒。
    听到是第二机械工业部第六研究所来的技术专家,陈国华的笑容微微收敛了一些。
    在陈国华还在北汽制造厂上班的时候,就跟六所的主任魏祖业、副主任李秉成和工程师蒋汉文有过接触。
    那个时候,陈国华就对他们几人不是很喜欢。
    连带着,也不是很喜欢跟六所的人接触。
    后来振华研究所成立之后,尽管没有跟六所有过直接往来,但也多多少少再次听说过他们不太好的口碑。
    相反,陈国华跟戴希璋教授接触过多次,因此他比较喜欢跟后者合作。
    之前跟物理研究所二部的王树迎接触,也是让陈国华觉得挺讨厌的。
    总之,有些人的性格或者脾性,他们本身就是这样。
    真没办法合作得来,无法愉快相处。
    就算现在的陈国华,由于身处位置高了很多,接触得多了,也渐渐看开了。
    但他依然觉得王树迎、魏祖业他们这些小家子脾性的人,还是少接触为妙。
    戴希璋看到陈国华稍微收起来的笑容和热情,立马就明白了什么情况。
    于是便马上笑着说道:
    “陈主任,您别担心,刘研究员和唐研究员都已经离开了六所,早早加入了黎明发动机制造厂”
    他这么解释的意思,就是想要撇清刘晋年和唐振恒两人跟六所的关系。
    原因是很简单,当初九所跟黎明发动机制造厂合作仿制涡喷-6发动机的时候,研究员不够,所以寻求其他研究机构的帮助。
    其中六所这边就派出了刘晋年和唐振恒两人。
    六所这家单位的主要任务是研究航空工业使用的国产金属、非金属材料的性能、生产和检验方法。
    而刘晋年和唐振恒两人在这方面的技术非常不错,这恰恰是涡喷-6发动机最需要的研发人才之一。
    因此他们两人就被挖走了。
    当初是一九五八年的时候,黎明发动机制造厂和九所联合一起进行试制涡喷-6发动机,然后挖走刘晋年和唐振恒两人。
    走了两位技术员,对魏祖业他们来说,可难受了。
    也因此,五九年上半年的时候,魏祖业他们知道陈国华他们研制出了第109型号碳纤维材料,于是便过来确认之后,准备挖陈国华他们这边的研究员。
    所以,当初发生这件事,黎明发动机制造厂多多少少需要负点责任。
    听到戴希璋的话,陈国华微微点头。
    然而刘晋年、苏学武、唐振恒等人却是一脸懵逼。
    不过大家也没有马上问出来,而是笑了笑,打算过后再细问这件事。
    寒暄客套过后,一行人便去了航空发动机实验室这边,由陈国华为苏学武他们介绍一下接下来的新项目。
    那可是真正的战斗机航空发动机,这肯定是需要好好介绍一下。
    邱宗岳也没有离开,跟在队伍身后,认认真真地听着。
    讲真的!
    跟陈国华接触时间长了,他都觉得陈国华无所不能。
    但就是不知道为什么,对游戏机这样的产品,邱宗岳真心看不懂,没什么信心。
    可若是航空发动机这样的东西,邱宗岳表示他还是很喜欢的,就算听不懂,他也会认真听。
    毕竟这可是战斗机的发动机啊,可以说是核心中的核心。
    此前黎明发动机制造厂他们仿制的涡喷-6发动机,乃是基于莫斯科米格-19型战斗机的动力装置。
    仿制之后,后续才成为歼-6系列战斗机。
    原时空的历史上,歼-6战斗机是沈飞制造工业公司制造的一款单座双发超音速喷气式战斗机。
    一九五八年开始仿制,六零年审批投入生产,结果!
    由于涡喷-6发动机没有通过100小时的试车检验,便拖延了很久。
    是的,在六零年的时候,涡喷-6就已经拿到了生产资格。
    可实际上完成测试工作的时间节点,却是在六四年,整整拖延了四年时间。
    饶是如此,在正式投入生产之后,在后续的十九年时间里,歼-6战斗机总共生产了五千两百零五架。
    几乎是每年生产两百七十四架飞机,每隔一天半就生产出来一架战斗机。
    这个生产能力,已经足够说明了很多问题。
    或许是因为之前太穷了,牺牲了太多太多的英雄,所以才会如此疯狂爆单。
    而后世时空的基建狂魔,从六七十年代,其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