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打发(加更求票)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这些同学聊天,培养感情。
    其实他不怎么常待学校,跟成时若他们的关系,真的很一般。
    只是他偶尔回来一趟,却也足够让成时若他们这些同学,感到受宠若惊。
    每次见面,除了唠唠嗑之外,就是聊一聊计算数学方面的一些知识。
    尽管成时若他们还在打基础阶段,但能考上北大的人,他们的智商情商都不差。
    所以,与其说是陈国华跟他们聊天,不如说是给他们开小灶。
    比如一些晶体管计算机方面的研究,技术层面他不会说,但技术原理是可以聊的呀。
    再说了,就算把技术告诉他们也无妨。
    一来他们也不会到处去乱说,而且说了也未必有人能懂这些高深的技术。
    二来嘛,他们本身就是北大学生,毕业之后,必定是由国家安排工作。
    无非就是几个方向:部委、中科院、北大、军工单位等,地方或者其他单位,几乎是不可能的了。
    所以,他们能更早接触这些技术,对他们来说,反而更好。
    特别是未来进入中科院工作之后,还能更快地融入这个研究所,更快地度过最初的阶段,为科研提供助力。
    三来,他们也都不是傻子,当然知道陈国华提的这技术原理是什么。
    怎么可能轻易说出去呢?
    而且陈国华几乎是明着跟他们说了:毕业之后,跟我混!
    要不然,哪有什么无缘无故的示好呢?
    再者说了,陈国华都那么成功了,犯得着跟他们示好么?
    除了这些事儿之外,就是配件研发车间这边,终于把混料机给检测好了。
    但为了避免再次的事儿发生,马云禄他们又制造出了第二台混料机。
    就因为这个,陈国华还跑去跟段书记申请材料。
    毕竟之前给到配件研究车间的材料,都是固定的,不可能有太多。
    搞掂混料机之后,纤维科研所这边,也终于可以开始上手了。
    从最基础的纤维材料出发,特别是制造碳纤维的原材料:黏胶纤维。
    这东西并不需要从外面采购,自己可以制造。
    陈国华都已经提供了这么多设备、材料和资金,以及最为重要的技术和图纸等等。
    有这么充分的准备,如果齐北、裴益民他们无法制造出来黏胶纤维等原材料,那么陈国华真的要考虑把他们给换掉了。
    特别是裴益民,当初那桀骜不驯的混蛋模样,陈国华可还记得呢。
    要不是对方在他入主纤维科研所之后,变得十分乖巧,加上段云平他们这些领导也说了,大学生难得。
    否则的话,当初那会儿,裴益民就成为陈国华杀鸡儆猴的那只鸡了。
    转眼第二周,这一天,段云平喊上陈国华,离开了北汽制造厂。
    京城第一机械工业部衙门,一个四合院的小院内,一场内部小型嘉奖会议正在举行。
    参会的除了吕进雄、张逢时、段云平等人之外,还有好几位工业部里的领导。
    最让陈国华惊讶的是,居然还有两位身穿军装的领导参加。
    看着肩膀上扛着的星星,就知道对方不是一般的领导。
    吃惊归吃惊,但陈国华丝毫不惧。
    整个院子里,就数他是年龄最小,职位也是最低的一个了。
    嘉奖会之前,两位军装领导还把陈国华喊到自己面前,小声询问了起来。
    两人都是军工企业的领导,虽说不是干科研的,但他们可都是厂长或者一把手之类的存在。
    能让扛着星星的领导去任职的军工企业,可想而知有多牛掰了。
    “小陈同志,感谢你研发出来的烟条棒啊,特别是炮弹和火箭弹,那叫一个爽啊,几炮下去,天空就飘起了大雨.”
    “可不咋地,孔孟之乡那边,地里都干裂成这么大的裂缝了,得有两指宽了,一场大雨过后,那块地都成汪洋泽国了”
    俩领导都是粗人,不会说什么文绉绉的话。
    所以他们吹捧的时候,让陈国华特别想笑。
    因为他们两人一开口,他就知道两位领导想要干嘛了。
    好歹之前那位想让他去5341工厂,以及那位火车上偶遇的杨丽清,想让他去107工厂,人家要么是非常直接,要么是打好关系。
    这两位可倒好,明明不擅长夸人,直接按照部队的规矩来呗。
    再说了,他们难道不知道陈国华的父亲是叫陈恭禄么?
    而且他未来老丈人于世勋也是部队里的呀。
    所以,用不着跟他兜圈子。
    “两位领导过奖了,我就是一个普通人,就只想做点我自己应该做的事儿,没您二位说的那么伟大”
    陈国华一开口,两位军装领导瞬间熄火了。
    这话题,该怎么往下聊呢?
    其实两人都看中了陈国华的科研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