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出走、黑鸟、疫苗和硬盘(求月票)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于猪瘟预防的措施,我有四点建议,一是实行自繁自养,不从外地引进新猪”
    “如果需要引进新猪,必须要到无疫区引种,制定严格的免疫程序,隔离和观察四周以上,确定健康之后才能够放进猪场.”
    “第二就是对猪圈、猪舍做好清洁卫生工作,定期消毒”
    “三是禁止非猪舍工作人员和其他动物进入.”
    “第四点则是最重要的一点了,接种疫苗.”
    可惜,现如今的内地,疫苗并不多。
    陈国华可以在之后组织研究员进行猪瘟兔化弱毒乳兔组织苗、猪瘟兔化弱毒猪肾细胞菌和牛睾丸组织细胞疫苗等疫苗的研发工作。
    但现在嘛,肯定是帮不上忙了。
    至于说现在津城那边的猪瘟情况如何处理一事,陈国华倒是不需要提供什么建议了。
    毕竟猪瘟也不是才刚开始,前些年就有过,所以有经验,大家都知道需要进行隔离、消毒等,防止病毒扩散。
    听到陈国华提及的这几种疫苗,邱宗岳直接懵了。
    有这么多疫苗吗?
    不过,既然陈国华有这样完整的建议,那么想必他肯定很有信心可以解决类似猪瘟的问题。
    疫苗防疫嘛,应该是可以的!
    等邱宗岳离开之后,陈国华便起身去了实验室。
    下午,存储器实验室内,所有人突然爆发出了欢呼声。
    此时的实验室,人并不多,算上陈国华在内,也仅仅只有八人。
    赵孟引、束星北等人都激动不已地看着陈国华,或者说看着后者手中的一块硬盘。
    根据他们最近这大半年来的努力,磨磨蹭蹭,磕磕碰碰,总算是把这个1TB硬盘给研制了出来。
    1TB也就是一千零二十四GB,绝对是非常非常大的容量了。
    计算机存储容量单位,有千字节、兆字节、吉字节和太字节。
    而1TB就是1太字节,几乎可以说是这个时空当中,最大的计算机存储器了。
    陈国华之所以想要这东西,不仅仅是为了内地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更是因为监控室的存在,导致他对存储器的需求,变得很大。
    在制造硬盘的过程中,存储器实验室这边可谓是吃尽了苦头。
    因为整个过程是非常复杂的。
    首先必须要有相对应的技术和设计方案,这点还算好,陈国华早已经准备好了,并不需要赵孟引他们来忧愁这件事。
    其次就是准备盘片了。
    盘片的制造包括材料准备、抛光、清洗、获得涂层、磁性测试等步骤。
    在这些步骤当中,要求也是相当高的。
    比如制造盘片的材料,一般是铝材、玻璃等,需要进行精准的切割和加工,制造成形状合适的盘基。
    之后要进行盘基表面平整度的抛光和清除盘基表面的杂质,这两个步骤都不是很容易的。
    紧接着便是第三步了,那便是制造磁头!
    磁头是硬盘中最为关键的部件之一,用于读写盘片上的数据。
    这玩意儿需要用到一种特护霜的材料,比如铁酸钴,同时还需要进行多级的磁性处理。
    陈国华是提供了技术,但这个技术并没有让赵孟引他们直接做到将磁头这东西给完美制造出来啊。
    比如在对磁头进多次精细处理的时候,必须要用到真空喷射和离子束镀膜等技术。
    这些技术都是非常先进的,并且还得跟设备研发实验室进行完成这些设备的研制工作才行。
    讲真的,离子束这东西,前两年的时候,陈国华就已经研制出来了。
    但不同的电子产品零部件,对离子束的要求又有所不同,肯定就需要制备不同的精细化设备了。
    等盘片和磁头这两部分都完成之后,就可以进行组装和测试了。
    盘片和磁头的组装、机械部件的组装、电子硬件的安装等等。
    之后才是进行严格的测试和检查,只要达到标准才行。
    其实,原本这个硬盘是可以更快地研制出来的,但年初的任务指标成为压在大家头顶的大山。
    也因此,存储器实验室的研究员也被调走了不少。
    甚至,跟设备研发实验室进行合作完成离子束镀膜、真空喷射等辅助制造设备时,都排队了一段时间才轮到他们。
    好在,这一切都已经结束了。
    “恭喜你们,终于完成了这个产品的研制工作,往后我也终于可以松了一口气了.”
    陈国华十分开心地冲着赵孟引他们说道。
    监控室的出现,极大地增加了振华研究所的财政支出。
    只因为计算机的存储器不行,无法完成更多的数据存储,导致陈国华只能够选择制造生产更多的存储器。
    这就是成本支出。
    现在太字节的硬盘被研制出来了,那么陈国华的压力也可以松一点了。
    “往后我们就可以进行更大存储容量的研制工作了,为我们接下来的数据中心计划做准备.”
    赞完之后,陈国华便又如是说道。
    所谓的数据中心,自然是监控室的数据中心。
    陈国华非常清楚,伴随着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对存储器的需求将会更大。
    即便现在根本没有互联网,但部队已经开始联网了呀!
    从京城到金陵、西北、东北等地方,光缆都已经牵线过去了,可以说,一旦使用监控摄像头的地方越多,意味着对存储器的需求便是急剧飙升。
    更何况,这是未来的发展趋势,陈国华只不过是提前把它们给制造出来罢了。
    最重要的是,振华研究所对这方面的需要也很大呀。
    “主任,就我们七个人,能够完成这么庞大的任务么?”束星北、赵孟引他们七人闻言,顿时傻眼地问道。
    陈国华呵呵一笑,道:
    “肯定不是只让你们七人来研制啊,我只是说优先研制更大存储容量的硬盘技术.”
    “主任,您说的数据中心,到底有什么技术呀?”赵孟引好奇地问了一句。
    束星北他们顿时眼睛雪亮,全都好奇不已。
    对于新技术,他们是非常喜欢的。
    尽管每次的研制过程,都是非常痛苦的,特别是陈国华没有来帮忙的时候,他们更加困难。
    “构成数据中心的技术,有低端和高端两种,我们先说低端,其实就是存储区域网络、网络接入存储和带库这三大件”
    “高端的话,这个技术难度就有点大了”
    顿了顿,陈国华继续说道:
    “高端存储、全闪存阵列和全融合软件定义存储这三种将会是未来,也是目前我们振华研究所能够完成的技术.”
    “比如我们需要完成一百太字节的硬盘,那么我们需要确保一个颗粒可以被写九次或者以上的技术,只有这样,量产之后,裸容量才能比我们现在的一太字节硬盘成本还要低”
    听到这里,赵孟引他们已经惊呼了出来。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