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结束下午的训练之后,再次回到纤维科研所的时候,却发现大家都在欢呼庆祝着。
高性能碳纤维,终于被研发出来了。
按照齐北他们刚才在机器里面的测试结果,不管是拉伸强度还是弹性模量,均超越了普通钢。
看着手里的数据,陈国华也露出了兴奋的表情。
普通钢的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分别是420和210,而他们现在研制出来的碳纤维数据分别是4700和230。
这个数据已经十分牛逼了。
但其实还有成长空间,比如几倍于普通钢的拉伸强度,以及更好的弹性模量。
不管怎么说,现在总算是造出来了,那么这就是好消息。
“好好好,你们都在这里先等着,我这就给领导汇报这个好消息”
陈国华的一番话,让科研所内的众人,更加兴奋了。
过了一会儿,陈国华把段云平几位领导请到了科研所这边。
段云平他们几位领导都不太敢相信,真的有其他材料的强度,比钢材还要硬。
现在可是一九五年的五月下旬,距离纤维科研所成立的时间,也就是半年左右罢了。
而根据段云平他们所知道的信息,那就是纤维的实际研发时间,也就是最近这两个月内罢了。
这么快的时间,还真的弄出来了比钢材还要强的材料?
很快,伴随着众人的测试,段云平和薛亚军两位领导,甚至还亲自上手了。
结果,毫无疑问,刚制造出来的碳纤维材料,压根儿就没办法被轻易弄断。
还得是使用专业的拉伸机设备,把马力调到最大,才最终测算出来了结果。
这就是拉伸试验,陈国华他们研制的第109号碳纤维作为试验样品,差点就抗住了拉伸机的最大拉力值。
测试结束之后,段云平他们这些领导可就高兴坏了。
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去汇报给上级领导了。
但被陈国华无奈阻止了,因为刚才的材料,已经被测试完了。
想要再有这样的材料,只能重新进行生产才行。
稳一手,才是最重要的。
“那小陈你觉得什么时候上报给上面领导,最合适?”
沉吟片刻,段云平也冷静了不少,便询问陈国华的意见。
“领导,这种碳纤维的制造成本,相对来说,还是比较高,我的想法是,肯定还需要继续研究.”
顿了顿,陈国华继续说道:
“另外,这样的碳纤维,其生产也不是那么容易,并且单纯的这些测试,也仅仅只是实验室的测试罢了。”
“想要做到最好的测试,那还是生产出想要的产品才行,比如我们的汽车车身材料、加固工程和建筑材料等等”
“刚才领导也看到了,我们这样的碳纤维材料,具有强度大、轻盈等特点,但我们还没完成这种材料的导电、是否耐高温等属性.”
“未来最合适的应用场景,除了车身之外,还有就是飞机的机身等其他部位”
听到这里,段云平已经可以想象未来这些材料的广泛应用场景了。
另外,他也想起来了,当初被陈国华搁置的硅胶材料,这玩意儿在当时,也是被陈国华极为重视的。
只是不知道为什么后来陈国华选择了纤维这种材料,而不是硅胶这种材料。
“所以我建议是再等一周左右的时间,等我们生产出了一定数量的合格材料之后,再跟上面领导进行汇报.”
“到时候,要进行相关的测试,也是完全可以利用汽车来进行测试的.”
听完陈国华的建议之后,段云平点点头,看向薛亚军他们。
老薛他们当然没有什么意见了,毕竟他们也是要听陈国华的。
于是,此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但老段他们并没有离开,而是拉着陈国华继续聊天。
“小陈啊,你再说说,关于这些碳纤维,还有没有什么其他应用场景?什么样的碳纤维材料才是你想要的呢?”
段云平目光热切,求知欲旺盛。
他是想要了解更多,所以不得不这样。
在他看来,现在这个型号的碳纤维材料,已经十分不错了。
制造成本来说的话,原材料是黏胶纤维,而黏胶纤维则是由木纤维、棉短绒等天然纤维为原料,经碱化、老化、磺化等一系列工序制作而成。
所以,整个过程来说,最重要的成本,其实就是人力成本。
这个成本在段云平看来,恰恰是最不起眼的成本。
可惜,在陈国华看来,老段都忽视了这个工序过程中所使用的其他原材料成本了。
再者说了,现如今的人力成本,就不是成本了么?
如果能研发出提高生产力的设备,以半自动化或者自动化的设备来代替人力,这也是降低成本的一种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