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碳纤维和计划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体来说,好像也没有逃掉一样?
    毕竟他可是从五月份开始就进行短跑训练了,一直持续到七月份。
    尽管每天也只是一个小时的训练,但强度并不低。
    然而众人对他说的话,却不以为然,反而是询问起了这两份资料上面的事儿。
    主要是大家翻开之后,就觉得这东西十分不简单。
    因为这两份资料赫然是关于晶圆生产的设备技术,另一份则是关于芯片生产的设备技术。
    两份资料都极为贵重,也很厚,并且目前涉及到的技术设备,并不算很多。
    比如芯片生产的设备之一投影式光刻机。
    这玩意儿在原时空历史当中,那是第二代光刻机,也是后世主流光刻机的初号机。
    陈国华当然不会去开发什么第一代光刻机了,因为这玩意儿根本没有代差,关键是再过一年,人家外国就会生产出来了。
    第一代光刻机是在明年,也就是一九六零年诞生。
    人类历史上第一枚集成式芯片是在洁净室诞生的,这一年就是一九六零年。
    整个六十年代,以及七十年底初期,所有的集成式芯片,都是靠第一代的遮蔽式光刻办法给制造出来的。
    简单来说,就是靠人工手搓造芯片。
    是的,没错,就是手搓制造芯片,跟某些牛逼的大人物手搓核弹有得一拼。
    陈国华自然是知道这这玩意儿有极大缺陷,所以才跳过这个遮蔽式光刻机的。
    具体办法是初代芯片工程师们先在方格纸上,用彩色铅笔绘制好集成电路版图,再用精细的刀片,在光掩模母版上徒手把晶体管和电路连接,一点一点刻出来。
    紧接着在把模板图形,用相机缩小50到100倍,才能用的一张用来做管科的光掩模。
    这还只是最初始的步骤,陈国华上哪儿找这样的芯片工程师啊?
    这样的专业人士,即便是本科生也未必能做得来呀。
    在五十年代的内地,让一名大学生当工厂打螺丝的工人?
    即便是技术工人,那也不是一般人能干得出来的事儿啊。
    何况,这样的芯片工程师们,肯定需要不少啊。
    把陈国华杀了,也弄不来这么多大学生工程师啊。
    所以,第一代遮蔽式光刻的办法,直接就被陈国华给抛弃了。
    然而,第二代投影式光刻机,却需要非常前沿的光学技术。
    因为它这是在掩膜和硅片之间加了两个有凹面的球形透镜,一个球形透镜造成的图案畸变可由另一个球形透镜纠正回来,这样就既避免了掩膜和硅片的接触,又实现了缩印的效果。
    正因为如此,想要制造出一台可以使用的投影式光刻机,难度系数并不小。
    但,可以打攻坚战。
    而且陈国华也做好了相应的准备,否则的话,也不会这么早就把薛晋权他们这些给一网打尽了。
    尽管他们这些人都是学习计算数学、物理学等这几个专业的学生,但是他们入读北大也才不到一年的时间。
    换句话说,他们的可塑性,非常高。
    并且能考入北大的学生,就没有一个是普通的学霸。
    就好像是被大家吐槽思想品德教育科目只考了八十六分的薛晋权,人家其他科目也都基本上是满分或者九十分以上。
    这样的学生,放在其他大学,那绝对是第一名的存在。
    “好了,你们都别吵,问这么多问题也没有用,你们现在需要做的一件事,那就是把我给你们的这两份资料,先看完再说.”
    “等你们七月份结束军训之后,我会把你们召回北大,然后进行一次摸底考试”
    “等摸底考试结束之后,我再给你们进行分组”
    “当然,如果你们当中真的有非常厉害的人物,那没关系,我就不对你们进行分组,到时候你们想去哪个组就去哪个组,而且天天随便换都行.”
    嘶!
    曾抗生等人全都吸了一口气,然后一个个顿时都眼冒狼光。
    谁不想当这样的人物啊?
    “所以老陈,标准是什么?”
    有人大声问了一句,陈国华嘿嘿直笑:
    “这可没有什么标准,我把资料都给你们了,答案在其中,我可以给你们一个提示,深度研究其中某一门学科,或许就有机会成为我刚才说的厉害人物.”
    嗷!
    跟说了一句废话似的,但众人还是满脸兴奋。
    “好了,这件事就到此为止,大家回去之后,该干嘛干嘛,期末考试要是考差了,军训要是没及格,两份资料被人发现了,那你们也别想再被我召回了”
    霎时间,众人瞬间凛然。
    他们需要做的事儿,很多很多,因此他们的时间也是非常紧急的。
    “另外,你们之前二十人参加的磁芯板项目,奖励的话还需要过几天,但你们放心,肯定会给到你们的。”
    “好了,今天就这么多了,希望七月份我还能在这里,再次见到你们。”
    从教学楼下来,陈国华就被成时若、曾抗生、余德词、杨孝如、成时若他们全都追了上来。
    几人跟陈国华是关系最好的,所以他们追过来,美其名曰送他离开北大,实际上是想知道更多的内幕消息。
    然而,陈国华怎么可能还有内幕消息啊?
    “我刚才已经说得非常明显了,而且你们都是学霸啊,用不着我来给你们画什么重点吧?”
    听到他的话,余德词等人顿时叫苦连连。
    主要是他们需要做的事儿太多了,不仅仅是期末考试,还要留点精力应对军训。
    更别说,这个过程中,最难搞的事还是保密。
    他们计算数学一班和二班的那些女生,一个个都跟侦探似的,总喜欢窥探他们的事儿。
    只因为之前,陈国华给万庆萱和顾小凤两人说过学习小组的事儿,因此两个班都传开了。
    甚至附近其他专业的班级,都多多少少听说过这件事。
    由陈国华这个天才给他们开小灶,所以大家谁不好奇啊?
    尽管大家都自认为是学霸,不比别人差。
    然而,在陈国华这位提前毕业的同龄人面前,大家还是相形见绌的。
    更别说陈国华这小子在过去一年的时间里,又是参加中科院的晶体管计算机研发工作,又是研发出了烟条棒等增雨三件套。
    所以,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曾抗生他们想要在好奇心拉满的女同学面前保密,难度还是蛮大的。
    也因此,他们需要非常注意才行,否则的话,一不小心,就是出局了。
    “你们别叫苦了,有这个时间,还不如抓紧时间去图书馆或者回寝室学习呢。”
    说罢,陈国华冲他们挥挥手,脚踩自行车离开了北大。
    成时若他们顿时无语,老陈这小子,也太正直了!
    算了,不画重点也没关系,这个厉害人物,肯定是他们的了。
    而回到北汽制造厂的陈国华,却再次被提醒,要开会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