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空中飞人(求月票)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下来的树,在陈奇峰、邢志明、李东祝他们这些建设兵团人员看来,在这个鬼地方就这么直接种树,能够活下来才怪哩。
    结果,现在已经开春了,这些树还真的生出了新芽。
    或许在南方等其他地方,树木长出新芽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儿。
    然而这里可是大西北呀,这绝对是最好的消息了。
    陈国华参观了一下沿河沿湖的那些树木,发现超过七成以上的树都已经活过来了。
    还剩下三成的树木,目前还没有什么动静,但可以再等等。
    只要嫦娥小镇有了绿植,才算得上是绿洲。
    今年伊始,小镇的主体需要按部就班地进行修建,植树活动也不能够停下来。
    “按照计划书,在小镇四周也需要进行大量植树,先不要管它们能不能活下来,你们得按照之前沙漠植树造林的那种技术.”
    参观小镇的时候,陈国华还不忘叮嘱明善嘉,千万不要省钱。
    只要是从内地那边运输过来的树木、物资,全部接收之后,快速铺开就对了。
    整个嫦娥小镇最开始建造的地方就是机场。
    有了机场之后,从外面运输物资的时候,就方便了很多。
    而现如今的内地,运输机还真是不缺呢。
    不管是两马赫的超远程运输机,还是中短途重型运输直升机,内地根本不缺。
    嫦娥小镇项目又是非常重要的项目,可以说是登月计划里的一部分,张继汉他们这些领导没道理不支持。
    最关键的一点,自然是陈国华不缺钱。
    针对嫦娥小镇,或者说针对嫦娥智能的新家,陈国华都不会缺钱,而是大手一挥,直接就拿出了不少钱。
    既然整个嫦娥智能项目都不缺钱,那肯定是可劲儿地造啊。
    “好的,陈主任,我知道了,我一定会严格执行的。”
    明善嘉神色认真地点头,如是保证说道。
    陈国华赞许不已,接着才去小镇中心的主体建筑地基查看了一下。
    去年入冬之前,嫦娥小镇就只是把地基给建造好了,其他都还没有开始呢。
    “老邢,你负责的这个小项目,今年夏天之前能够立起来么?”
    被提问的邢志明,一个激灵地站直了身体,就跟部队一样,敬礼之后才开始回答陈国华的问题。
    首先可以肯定的一点,夏天之前肯定是能够完工的。
    邢志明负责的小项目是嫦娥人工智能新家的部分建筑,这栋楼的要求可不低,光是地基就使用了不少材料,还有就是预埋的管道,密密麻麻,可不少呢。
    毕竟这儿身处大西北,又是内地腹地,发生什么意外都不奇怪。
    因此陈国华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了多重意外,所以给它配备了不少备用电机房。
    既然是需要用到不少备用电机房,那也意味着需要留意更多的安全问题。
    如此一来,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这些问题都必须解决。
    毕竟这里是大西北,环境恶劣,空气十分干燥,跟东部有很大的区别。
    除了关心这些之外,陈国华还需要把自己带过来三千万立方米的水给放到嫦娥小镇地下。
    这个倒是简单,陈国华很有经验,轻车熟路就完成了这部分任务。
    结束嫦娥小镇之旅后,陈国华又去了一趟大西北发射中心那边。
    去年下半年,发射中心这边又执行了一次发射任务,今年还会继续发射,按照计划,如果没有任何意外的话,那么今年年底之前,南天门空间站将会彻底修建完成。
    “陈主任,你那个嫦娥小镇,真的那么神奇?居然真的让你们把那些树给种活了?”
    办公室内,说完工作之后,钱学森好奇地闲聊了一句。
    孙家栋、潘厚任、王希季等人也都投来了八卦的目光。
    在座的众人,都对那个嫦娥小镇十分好奇,因为这是陈国华耗资巨大的一个项目。
    最关键的是,陈国华前前后后已经跑那边不下百次了,这也导致他来发射中心这边的频率都高了不少。
    要知道,在嫦娥小镇之前,陈国华前往发射中心的次数,每年也就那么几次罢了。
    但自从去年夏天开始筹建嫦娥小镇开始,陈国华就经常往大西北这边跑了。
    几乎快要成为空中飞人了。
    “活了不是很正常的事儿么?”
    听到陈国华的话,钱学森几人都翻白眼了:“好像真的有那么简单一样,虽然我不是学植物学、地理气候学的,但我也知道大西北这边的自然环境确实很恶劣”
    潘厚任指着窗户外边,跟着附和道:
    “陈主任,你看看外边,咱们这发射中心每年都植树,但您看看,这都十多年了,外面还是光秃秃的”
    但陈国华很快就反驳了:“你们没有发现么?那些太阳能电厂的光伏电板所在的地方,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