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研究所扩建(求月票)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目,你们都知道那些北大学生后来都干嘛去了么?”
    听到陈国华的提问,大家面露好奇之色。
    关于十一号仓库的那些北大学生,一开始,齐北他们还是有轻视、比较的心思。
    结果,很快就被碾压了。
    碳纤维项目还更早被他们熟知,黏胶纤维这个原材料的技术资料,也早就被他们研究透彻了。
    可是他们却很慢才研制出黏胶纤维,更别说碳纤维了。
    然而人家成时若他们这些北大学生呢,项目比齐北他们这个碳纤维项目晚,却他们更早地完成了。
    前后也就是半个月多一点点。
    这就是没有对比,没有伤害。
    “人家冲我嗷嗷叫地喊着要新的项目资料,而且他们还需要应付即将到来的期末考试,还有军训等等.”
    “即便如此,可能你们也不知道十一号仓库再次重启了吧?”
    “我已经在十一号仓库那边,给我那群北大同学上了两天课了,他们都是下午才过来我们厂.”
    随着陈国华的话,齐北他们更加羞愧了。
    这样的对比,简直让他们无地自容啊。
    敲打得差不多了,陈国华这才宣布解散,赶紧干活去,别在他面前晃悠了。
    另一边,文津街衙门。
    吕进雄听完张逢时的话之后,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了。
    他虚点了点段云平,半天说不出话来。
    “你可真是够可以啊,这就是小陈给我说的惊喜呗?”
    段云平眨了眨眼,“小陈已经跟您说过了?”
    “没有!”吕进雄没好气地说道:
    “他给我卖关子呢,说什么到时候给我一个惊喜,我看是惊吓还差不多.”
    旋即他也不管那么多了,一个电话打出去,喊来了好几位技术专家,直奔北汽制造厂。
    第二天,伍先生等几位文津街的领导,也出现在了北汽制造厂。
    这一次的新材料,直接惊动了伍先生。
    关于这件事,陈国华知道的不是很多,但他被狠狠地表扬、鼓励了一番。
    后面的事儿,具体如何,只能等文津街这边的安排了。
    但六月也才过去没几天,安排很快就下来了。
    北汽制造厂再次扩大,从其他地方来的大学生,将会进入北大这边。
    陈国华所在的纤维科研所又扩建了,规模更大了。
    现如今是六月份,大学生毕业季,也是很多高中生、中专生即将毕业的时间节点。
    大学生还能提前过来,高中生和中专生的话,就没办法了。
    之前,伍先生询问陈国华需要什么奖励,后者直接询问,能不能不要这些奖励,他需要扩建科研所,需要大学生、高中生和中专生。
    伍先生没问陈国华有什么科研项目,但他答应了下来。
    不过伍先生也明确了一点,那就是尽快拿出陈国华之前提及过的更好的碳纤维。
    由于碳纤维本身还可以继续深挖其性能,研发出硬度更强、质量更轻、耐高温更好等材料。
    尽管现在的109型号碳纤维还无法应用在航空、火箭等高精尖领域,但只要努力研究下去,绝对是没有问题的。
    陈国华当然是满口答应了下来。
    科研所能够继续扩大,他就很喜欢了。
    等七月份之后,那些高中生、大学生和中专生就位之后,陈国华就把他们全都塞进去十一号仓库。
    晶圆制造和芯片制造这两个半导体尖端产业,萌芽的种子就靠他们了。
    “你们新报到的同志先站出来,对对对,等下我来对你们进行安排.”
    纤维科研所,陈国华看着眼前这八名大学生,心头高兴得不行。
    原本科研所就有十三名大学生,现在又多了八名,那真是太好了。
    “刘永芬、邬丽云、侯俊涛、王宝柱、高裕民、聂景忠、李爱民、程耀华,你们应该都互相认识了吧?”
    陈国华指了指齐北他们几人,见刘永芬他们都点头,便道:
    “那就好,不过我还是简单自我介绍一下,我叫陈国华,是这个科研所的所长.”
    其实他并不需要介绍,但需要把规矩重复一遍。
    介绍完之后,陈国华就又带着刘永芬他们八人来到了隔壁的配件研发车间。
    按理说,陈国华并不需要给他们介绍这些。
    但刘永芬他们这八人,陈国华是寄予厚望的。
    此时的配件研发车间里,马云禄、华居佐等人都好奇不已。
    自从五月底,结束了磁芯板的研发工作之后,马云禄他们就回到了车间这边,继续钻床、磨床、铣床、刨床等机床设备的研发工作。
    后续的晶圆制造和芯片制造,当然少不了要跟马云禄、华居佐等人进行合作。
    因此现在自然是有必要让他们互相认识一下。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