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七件事儿(求订阅)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乃至是上万倍.”
    “就是在这样小小的芯片当中,我们要在其中建立高楼大厦,把晶体管、电子元器件等我们想要添加的技术元件都添加进去”
    关于集成电路的技术理论,对伍先生他们来说,还是十分震撼的。
    尽管只是理论,但也能想象到其背后的复杂工程。
    见陈国华说得十分畅快,而且满脸自信,伍先生感慨不已:未来是年轻人的天下。
    不过也正因为如此,伍先生也基本上赞同了陈国华的提议。
    但还是需要跟华罗庚等专家了解一情况,然后才会通知华润公司那边进行下一步的工作。
    从文津街离开之后,陈国华就跟着吕进雄去了第五研究院。
    这是国防部下属科研单位。
    他们这儿有陈国华需要的晶体管生产设备,而且还是全套的,十分齐全。
    陈国华找他们,自然是希望拿到这一套生产设备,然后自己造晶体管了。
    因为在后续的芯片研制过程,或者是存储器芯片等等,都需要大量的晶体管。
    只不过,陈国华还需要对晶体管技术进行改良,否则的话,现在的晶体管技术,可达不到他的要求。
    晶体管技术原本是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的陈启宏等教授研制出来的,并且在五六年的时候,就已经实现了量产。
    只不过因为技术、价格等因素,国产晶体管拼不过进口晶体管,于是这个生产晶体管的工厂很快就倒闭了。
    整套技术就被第五研究院接管了。
    在去年十一月份的晶体管计算机项目当中,第五研究院也是参与的机构之一。
    但陈国华可没有跟第五研究院打过交道,自然不熟悉了。
    于是才会由吕进雄带着来这边,嗯,段云平也来了。
    万幸的是,跟第五研究院的沟通十分顺畅。
    因为第五研究院早已经知道了陈国华研制出了十万字节磁芯板。
    当然很乐意用晶体管设备和技术来换了。
    要知道,晶体管技术已经是三年前的技术了,算得上是过时了。
    而磁芯板这东西,可是上个月才刚出来的。
    有中科院那边作保,何况旁边吕进雄和段云平也在,第五研究院的人也不怕陈国华欺骗他们。
    达成合作之后,陈国华回到北汽制造厂,就开始重新调整规划了。
    嗯,掰着手指一算,好家伙,还是缺人啊。
    现在看来只能等七月之后,那些高中生和中专生进入北汽之后,再安排他们学会如何制造晶体管。
    否则的话,现在安排人,根本行不通。
    因为晶体管技术跟其他机械技术不一样,安排那些技术工人过来也是白折腾。
    而陈国华想要研制数控机床当中的可编程控制器,也只能先等一等了。
    可编程控制器这东西,目前他只有磁芯板存储器,其他都都还没影子呢。
    一切都只能等七月份之后再说了。
    时间飞逝,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陈国华都只是按部就班地忙碌着。
    第一件事,就是设计部第一小组组长的工作,这个相对来说十分简单。
    自从高福当了他的兼职助理之后,由于一起办公,反倒是设计水平飞升得很快。
    因为每次都是高福从设计部那边带回来大家提出的技术问题,然后由陈国华给他讲解。
    这可是当面一对一传授技术知识和设计技能啊,又怎么可能不突飞猛进呢?
    比如现在,第二设计部正在设计研发的一款士兵突击车。
    士兵突击车这款越野车,其实就是军用越野车的改进型号。
    今年年初的时候,军用越野车已经实现量产计划了,光是上面发下来的生产任务要求就高达一百辆。
    尽管这一百辆只是试制汽车,但其技术已经相当完美了。
    特别是板簧等相关配件,由于改进过相关技术,所以军用越野车这款车备受好评。
    而士兵突击车则是改进型号,也是上面要求设计部研发的新型号汽车。
    后面还有牵引车等等其他研发任务。
    涉及到了这些车型,技术层面的改进和更新,当然不会少。
    对于高福来说,这就是非常好的一份工作了。
    第二件事,则是关于磁芯板和109型碳纤维这两项科技的生产线设备、技术培训,在六月下旬的时候,基本上可以结束了。
    临走之前,严云农、赵广军、杨丽清等人还想请陈国华喝酒呢。
    后者没再去了,虽说饭菜不错,但喝酒还是算了。
    如果他们不说喝酒,只是单纯吃饭的话,那么陈国华绝对会去蹭饭的。
    可他们的目的都不单纯,并不只是想要灌醉他那么简单,更是希望能把他带去军工厂那边。
    也就是说,他们还贼心不死!
    第三件事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