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二章、扯皮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严重影响他的个人声誉。
    既然没有人赃并获,现在这种时候,自然不能认账。
    对上位者来说,只要自己不承认,就相当于没有发生。
    何况李牧没有撒谎,他确实没有勾结海盗。
    招安之事,在密折之中,已经上报给了永宁帝。
    未来事情做成了,也不怕被人翻旧账。
    倘若招安失败,那就当什么都没发生。
    本质上这次行动,主要为了借海盗的手,清洗安南国的既得利益团体。
    没有这帮家伙帮忙,他自己同样可以干。
    只不过亲自动手,沾上太多的血,不利于未来对安南地区的统治。
    “侯爷,那么之前从提督衙门离开的人,您没有见过了?”
    见匡星轩不是对手,按察使吴启宇随即加入战场。
    看似简单的问话,实则暗藏玄机。
    如果李牧没有见过那帮海盗,就是提督衙门中有人和海盗勾结。
    按察使有监督地方官的职责,发生这种事情,肯定要介入调查。
    一旦立了案,性质就发生了变化。
    轻则丢出某个倒霉蛋手下当替罪羊,重则变成提督衙门集体政治事件。
    “自然是见过的!”
    “这些人和安南王有仇,听闻本侯要征讨安南,欲带人加入到大战中。
    考虑到他们来历不明,被本侯给婉拒了。
    对了,他们离开之前,还赞助了提督衙门一笔军饷。
    大虞律上没有规定,不能接受民间捐赠吧?”
    李牧的诡辩,让众人如吃了苍蝇一样难受。
    本想抓他的把柄,以便后续夺取主动权。
    万万没有想到,从头到尾人家都准备好了,就等着他们跳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三百六十二章、扯皮(第2/2页)
    没有办法,谁让李牧是代理两广总督,属于他们的上司。
    一句身份来历不明,就把海盗问题给揭了过去。
    双方具体谈了什么内容,李牧自己不说出来,他们也没资格逼问。
    仅仅只是见过海盗,并不能成为犯罪证据。
    哪怕他们抓到了海盗头目,拿到了人家的口供,一样发挥不了作用。
    地位差距太过悬殊,别说海盗的口供奈何不了李牧,就算他们这些官员实名举报,也很难发挥作用。
    安南入侵在即,两广局势岌岌可危,李牧是最适合收拾烂摊子的。
    在这期间,只要不是原则性问题,朝廷都会假装没看见。
    官字两个口,谁的职权大,谁就拥有更大的话语权。
    海盗送礼不存在的,那是人家赞助的军饷。
    接受捐赠的是提督衙门,代表的是大虞朝廷,不是李牧个人。
    “侯爷息怒!”
    “接受捐赠自然没有问题。”
    “我等过来,主要是接到海商举报,担心海盗对您不利。
    现在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想来是举报者居心不良,意图挑起官场纷争。
    侯爷放心,回去我们就严审举报者,把策划这一切的幕后黑手揪出来!”
    确定是逆风局,安庆丰急忙出面给事情定性。
    以下克上,本就是官场大忌。
    如果能够占理还好,倘若连理都丢了,那就是重大政治事件。
    让巡按御史冲锋,那是因为御史拥有闻风奏事之权,提出问题可以免责。
    后续参战的按察使,同样有监察地方官的职权。
    两人都是在职权范围内,向李牧这位上司提出质疑,尚未上升到政治斗争高度。
    不过理论上是如此,实际上今天他们还是丢了人。
    类似的事情,只能发生一次。
    往后再遇到类似事件,再想这么发难就不可能了。
    文武之争失利,对安庆丰这个巡抚来说,无疑是重大打击。
    众人的无条件支持,那是鉴于大家的文官身份,需要表明政治立场。
    不过这种操作只有一次,意识到他这个巡抚无力制衡总督,大家又要重新考虑站队问题。
    当年舞阳侯担任总督初期,双方也斗过一次。
    因为当时广东尚未完全收复,一应领导班子大都空缺,地方上处于军管状态。
    纷争刚刚开始,巡抚就直接被架空。
    一直到舞阳侯去了前线,地方权力才回到了巡抚衙门。
    可惜安庆丰的运气不好,刚掌控实权没多久,头上又多了一个“婆婆”。
    苦心谋划数月,刚迈出第一步,就中了陷阱。
    今天之后,肯定有不少地方官,向李牧这个代理总督靠拢。
    “安大人言重了!
    大家都是为了江山社稷,些许小误会说开了就好。
    安南人野心勃勃发起入侵,肯定不会局限于军事上,多半还会在后方挑起矛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