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后续余波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三百三十六章、后续余波(第1/2页)
    捷报传来,整座京城都沸腾了。
    官军收复湖广全境,数十万叛军被歼灭,反王卫嘉瑞被俘。
    困扰大虞朝三年半的白莲教之乱,再次出现了平定的曙光。
    有了上一次的教训,收到消息的永宁帝除了欣喜之外,也充满了忧虑。
    唯恐北虏再次入寇,打乱平乱进程。
    “陛下,您就放心吧!
    上一次南侵之后,因为分赃不均,北虏内部发生了矛盾。
    鞑靼人趁机挑起了鬼方部落内战,草原上杀的血流成河,一时半会儿停不下来。
    刚从寒冬中走出来,正是马匹最瘦的时候,不适合发起远征。
    纵使再次南侵,那也是秋后的事情。
    最少半年之内,北方不会发生大变故。”
    首辅万俊辉心情大好的说道。
    南方的捷报,不光挽救了大虞的颓势,也挽救了他的政治生涯。
    永宁帝继位之后,朝中大员换人就和走马灯一样。
    任期超过一年,就算是长的。
    他这位首辅,能够一直做到现在,最主要原因就是留下的烂摊子太大。
    无论谁上台,首先要面临的工作,就是收拾这些烂摊子。
    从南到北饥民遍地、狼烟四起,朝廷还穷的叮当响,完全一副王朝末年的景象。
    百官除了争权夺利,同样也要考虑生前身后命。
    眼瞅着王朝覆灭在即,谁也不想上台,成为最后的背锅侠。
    后续局势逐步企稳,大家再次激起了争权夺利之心,万俊辉的首辅之位变得岌岌可危。
    好在武昌会战大获全胜,内阁跟着分润一笔政绩,算是戴罪立功。
    “嗯!”
    “北疆依旧不能掉以轻心,尤其是宣大一线,更要严加戒备。
    各地州府要时刻做好准备,绝对不能再让北虏长驱直入。
    接下来是平定白莲教之乱的关键时刻,朝廷各部必须全力配合,争取在年内平定叛乱!”
    永宁帝的话音刚落,群臣脸上的笑容,一下子就消失不见了。
    卫逆败亡,年内收复江西、浙江,确实有几分希望。
    想要彻底剿灭叛乱,可就没那么简单了。
    盘踞在南直隶的傅逆,还有在蜀地割据的魏逆,都不是好对付的。
    想要把他们全部平定,武昌会战那种层次的大胜,还需要两次才行。
    毫无疑问,这是不可能的。
    战争打的是钱粮,武昌会战的战争经费,还是山东世家贡献出来的。
    没有在山东的大动干戈,就不会有这次武昌会战。
    被查抄的那几家是自己作死,同北虏做生意都不藏严实,背上了通敌的罪名。
    大虞的天下,是封建士大夫的天下。
    在场的一众官员,都是天下士大夫的代表。
    同样的操作,绝不允许出现第二次。
    事实上,就算想抄家,其实也没得抄。
    南方几个省都被打烂了,世家大族被叛军洗劫了一遍,大量的财富分散到了叛军士卒手中。
    官军剿灭叛军的过程中,财富同样在发生转移。
    缴获的战利品不多,参战的官兵,却是跟着发了一笔。
    这些是人家在战场上拼命获得的,朝廷不可能去收缴。
    “陛下,前线的奏折除了报捷之外,就是向朝廷要钱。
    湖广被战争打烂了,短时间内收不起来税收。
    可是参战的有功之臣需要奖赏,阵亡的士卒需要抚恤,新收复州府的战后重建,都是需要花钱的。
    累计起来,大约出现了五百万两的缺口。
    加上前期的拖欠的军费,朝廷欠下的物资和粮饷,折合纹银超过一千万两。
    几位总督都在卖力筹钱,依旧是杯水车薪。
    如果解决不了钱粮问题,东南后续的平乱进度,怕是只能放缓。
    蜀地的情况更加糟糕,大量的州府落入叛军之手,就连成都府都遭到了围困。
    徐阁老上奏向朝廷求援,原本是准备派秦军入蜀的,可惜最近关中也不太平,大军不敢轻动。”
    兵部尚书万宇轩当即抛出了难题。
    在平乱的问题上,他可以自豪的说,自己绝对没有私心。
    恶化的局势,让兵部上下度日如年。
    以往的各种冰炭孝敬,现在直接消失了七成。
    地方将领忙着作战,没有功夫进京述职,自然不会有孝敬。
    朝廷财政恶化,划拨给各地的军费也在减少。
    尽管他们提高了抽成,可架不住总额下降速度更快,过手分润的收益,只能被动跟着减少。
    看似在战争时期,兵部手中的权力增大,实际上大家的收入不增反降。
    仅仅只是损失钱财也就罢了,关键是他们还要为战争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