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服从性测试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略。
    不过你要考虑清楚,朝廷那边能够提供的助力有限。
    连平叛大军的军费,朝廷也只是给了一堆官职,让我们自己想办法卖。”
    听了李原带来的消息,李牧有些哭笑不得。
    在稳定压倒一切的背景下,没人关心使团案的始末,大家只想尽快把事情压下来。
    他都做好了事情穿帮,出面善后的准备。
    结果前面的精心布局,全部做了无用功。
    “朝廷把实缺都拿了出来,难道不怕地方势力做大么?”
    李牧故作惊讶的问道。
    卖官,也是丰富历史传承的。
    最知名的卖官达人,可以追溯到东汉。
    明码标价,童叟无欺,甚至还开办了官位交易所。
    巅峰时期,就连三公之位,都被皇帝拿出来售卖。
    此后的统治者吸取了教训,或是禁止卖官,或是对卖官做出限制。
    随着历史变迁,到了蒙元时期,卖官艺术再次蓬勃发展起来。
    同这些前辈们比,大虞朝的卖官,还只是小儿科。
    定价混乱,没有统一标准,缺乏品牌效力。
    即便是买到了官职,一样会受人鄙视。
    正统文官不看他们一眼,武将也嫌弃他们。
    能够拿到实缺编制,那么也就罢了。
    最起码进入了统治集团,拥有了正式官员待遇。
    只买到虚衔的,纯粹就是荣誉性质。
    获得的特权仅限于见官不拜,可以穿官服,住相应品级的宅院,不用服徭役。
    实际权力约等于零,社会地位有所提高,但增加的不多。
    “朝廷给出的实缺,多是偏远州县的低层次职位,最高不过七品县令。
    就算能够掌握地方权力,影响力也非常有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三百三十八章、服从性测试(第2/2页)
    何况官员是有任期的,一任期满就会调动。
    以那帮文官的特性,这种花钱买来的官,肯定是吏部重点考察对象。
    要挑毛病太简单了。
    其中大部分人,干满一届之后,就会被赶回家。
    如果吃相再难看点儿,联合三司衙门一起清查贪腐,还能给一锅端了。”
    李原不屑的说道。
    这种低层次的官职,无论文武,都无法入他的眼。
    尤其是偏远地区,没人愿意干的岗位。一封举荐信送到吏部,就能够安排上。
    “叔父,这次您可猜错了。
    卖官这种事情,只要开了头,就停不下来。
    科举这条路不好走,哪怕文官世家,也不是人人都能考中进士。
    或许前期阶段,大家鄙视这些买来的官,世家子弟觉得丢不起这人,不屑于为之。
    花钱买官的都是商人、乡下老财主,还可以这么操作。
    等到时间长了,大家慢慢习惯了下来。
    从前那些无缘官场的家族子弟,也会跟着改变观念。
    地方大族为了自家利益,也乐得在衙门中安插自家人。
    一旦他们通过捐官入仕,那么局势就不一样了。
    吏部卡的严,那是针对外人。
    遇到关系户,还是会手下留情的。
    随着时间推移,捐官入仕的人不断增加,他们的仕途天花板也会不断被突破。”
    李牧摇了摇头说道。
    这些可不是他在乱猜,而是前世真实发生过的。
    靠捐官入仕,做到六部尚书、军机大臣的都不在少数。
    到了王朝末年,废除科举制度后,捐官更是成了入仕主流。
    局势持续恶化,朝廷需要钱粮维系统治,少不了要饮鸩止渴。
    发展到后期,挤占科举入仕的资源,几乎是必然。
    “嗯!”
    “这些问题,确实有可能发生,不过概率并不高。
    陛下的性子,你是知道的,他不会信任这些捐官入仕之人。
    百官都是一路靠上来的,他们不会允许打破朝廷的人才选拔机制。
    多上一些捐官,也成不了气候。
    算了,这些麻烦,都是文官们该犯愁的事。
    朝廷现在卖官,实缺仅限于文职,武职都是虚职,同我们关系不大。”
    李原笑着说道。
    朝廷这么卖官,一方面是文职比武职好卖,另一方面则是不敢。
    实缺文官随便怎么折腾,顶多一地民不聊生,影响不到大虞的根基。
    武将则不一样,实缺那是能带兵的。
    万一生出不该有的心思,随时可能引发动乱。
    尤其是在出现大乱苗头的时候,朝廷对兵权的重视,更是远超以往任何时期。
    “叔父,既然尘埃落定,那么小侄就先回两广准备了。”
    李牧平静的说道。
    为了获得勋贵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