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2章 顺滑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812章顺滑
    萨博尼斯的回归,和克里斯-穆林的加盟,让拉里-伯德心心念念的持球中转站一下子有了两个。
    两个人生涯的助攻数都不是很多,萨博尼斯最好的赛季,场均助攻也才3.5个,穆林最好的赛季是5个。
    单论数据,两人最好的赛季加起来都不如甘国阳助攻王赛季拿的多。
    可是助攻这个数据是具有一定迷惑性,欺骗性的,因为所谓助攻本质上就是出手得分前的最后一次传球而已。
    一个战术从发起,到运行,到最后终结,肯定不只是最后一次传球在起作用,可是计算数据时,只计最后一次。
    事实上在阵地进攻当中,一传丶二传的作用,往往比形成助攻的最后一传还要重要。
    一传决定了战术打法的走向,是低位,还是高位,是侧翼,还是中路,一传起到决策作用。
    二传则是体现战术变化的时候,一传选择低位,低位接到球,是往外打内外连线,还是强侧转弱侧,又或者给内切的球员。
    一次成功的团队战术配合,前两次传球基本要能打出对方的防守缝隙,传出比较清晰的战术路线来。
    一旦一传丶二传失败,时间被消耗大半,战术失败率会直线升,这时候就要考验球员个人能力了。
    甘国阳助攻数据很高,主要是依赖他强大的个人攻击力带来的防守吸引能力,遭到包夹后及时分球,给队友创造机会。
    如果制定一个规则,甘国阳比赛中不能出手,他的助攻数据肯定会直线下滑一一这点乔丹和甘国阳差不多。
    有些球员,像斯托克顿,本身也有进攻威胁,但他们的传球很多时候不依赖自己的防守吸引力。
    在进攻战术发起前,他们就很快思考好下一步怎麽打,要选择什麽战术发起,然后把球传给正确的人做战术起手式,
    还有些球员,像伯德丶皮蓬,不仅一传强,在战术发起之后,还能快速判断下一步的趋势和变化,用二次传球及时做出调整。
    A计划失败,他们能快速切换到B计划,甚至在人缝中发现别人看不到的C计划和D计划,最后却又能用神来之笔实现E计划,帮助队友完成得分。
    这不仅仅需要经验积累和技巧训练,更重要的还是那一点天赋,这是积累不来的。
    以甘国阳的天赋,在传球上他最多看到C,A和B来回切换,已经是他想像力极限了。
    当然,对他个人而言,他历史第一的攻击力根本不需要这麽多传球选项。
    选项太多反而会干扰他进攻的决心。
    对开拓者的进攻来说,缺少一个一传丶二传手,他们的进攻难免变得刻板丶单调。
    这种缺点在西决暴露无遗,开拓者的进攻套路被爵士完全猜透,甘国阳遭到最恐怖的多人围剿,其他人无法提供帮助。
    萨博尼斯和穆林的到来不仅仅提供了火力丶防守丶经验上的帮助,最主要的还是填补了开拓者战术体系上的功能缺漏。
    中场休息在更衣室,里克-卡莱尔再度强调了「流动进攻」的重点,侧翼的走位,底线的移动,纵向的切入等。
    卡莱尔希望将开拓者曾经的普林斯顿战术基因重新激发出来,上个赛季到季后赛开拓者的进攻可以用呆板丶粗暴来形容。
    他希望自己的FIow理想能在开拓者身上得到实现。
    一个球队的进攻不再依赖固定的战术套路,而是在遵循一些基本原则的情况下,球员根据防守情况,随机应变,完成多种多样的配合。
    这点和三角进攻很像,不过三角进攻很讲究站位,对阵型有严格要求,而F1ow更加自由,更需要球员运动起来。
    从这点来说,流动进攻属于三角进攻进一步升级的版本。
    当然,战术不是说「升级」就比之前的更高级更厉害,只是理念的演变而已。
    在90年代末期,这种战术思路并不符合时代潮流,因为整个NBA都在朝着极致的防守化推进。
    1997年总决赛爵士vs公牛,爵士那麽流畅的团队进攻,磨合了10年的默契,到了紧要关头最常用的战术还是拉开让卡尔-马龙单打。
    尤其是系列赛深入到很激烈的阶段,一打四看已经成为NBA赛场常态。
    单打虽然单调,可是失误率低,容错率高,还能节省角色球员体能让他们投入防守。
    上个赛季,拉里-伯德让卡莱尔大胆尝试这种进攻思路,一直到常规赛末终于有了起色。
    可是到了季后赛,随着系列赛深入对手越来越强,开拓者的进攻资源越来越朝甘国阳集中。
    所谓的流动进攻,自然不再流动了。
    新赛季,卡莱尔继续执行这套体系,大家心里颇为疑虑。
    尤其是新加入的老将,穆林和布雷洛克担心他们难以适应。
    甘国阳站出来大力支持卡莱尔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